1911年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版壹圆样币一枚 成交价 RMB 4,945,000
一、“仅见一枚”:孤品样币的收藏神话
2023 年 12 月 15 日,北京保利 2023 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泉韵古今 — 纸钞 古钱 机制币” 专场中,一枚 1911 年宣统三年大清银币 “长须龙” 版壹圆样币(阳叶版,配长须龙金币字面)引发收藏圈轰动。它以估价 3,200,000-6,000,000 元人民币上拍,最终成交价达 4,945,000 元人民币。
“仅见一枚” 是这枚样币最亮眼的标签 —— 目前已知存世仅此一例。作为宣统三年银币主币系列中最具人气的品种,它由 1911 年天津造币总厂试铸,从未正式发行,铸额稀少、存世罕见,堪称机制币收藏领域的 “孤品神话”。
天津造币总厂
二、工艺绝了!镜面底板里的造币匠心
这枚样币的工艺细节,处处彰显 “精制” 水准:
底板质感:币面底板比普通 “长须龙” 银币更具 “镜面感”,光线拂过,仿若能映出人影,尽显高级机制币的细腻光泽;
模具痕迹:竖直抛模线清晰可辨,宣统三年的 “三” 字左侧,模具线突出;正反面边齿工艺规整,与金制 “长须龙” 样币特征完全一致 —— 这表明,造币厂先用此模具铸造银样币,后又以同款模具铸造金样币,让金银 “长须龙” 共享同款匠心。
三、清末币制的 “最后冲刺”:意大利大师与五种龙纹的较量
宣统二年(1910 年)底,天津造币总厂礼聘意大利雕刻师路易・乔治(Luigi Giorgi)担任总雕刻师。次年春季,他设计出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 新国币试样系列,包含长须龙、短须龙、反龙、大尾龙、曲须龙五种龙纹样式。
最终,曲须龙被核定为国币并投入生产,其余四种(长须龙、短须龙等)均未发行,存世极为珍罕。其中,“长须龙” 因龙须飘逸修长、龙纹灵动霸气,成了藏家心中最受追捧的 “遗珠”—— 它不仅是一枚银币,更承载着清末试图革新币制、融合中西工艺的 “最后绝唱”。
四、为何能拍近 500 万?稀缺 + 历史 + 审美三重 buff
这枚 “长须龙” 样币能拍出 494.5 万元,源于三重核心价值的叠加:
稀缺性:“仅见一枚” 的孤品属性,让它在机制币收藏领域几乎 “无可替代”;
历史价值:见证清末币制改革的尝试,承载着王朝末年对 “新国币” 的探索与野心;
艺术审美:意大利雕刻师的设计融合西方造币工艺,龙纹既具中国传统瑞兽的威严,又有精致的艺术质感,是中西艺术融合的典范。
从试铸样币到拍场焦点,这枚 “长须龙” 不仅是财富的符号,更是触摸清末历史与工艺美学的 “钥匙”。
(本文内容源自权威文物资料,不涉及任何商业交易信息。交流艺术品,欢迎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