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礼来和诺和诺德与美国政府达成GLP-1减肥药大幅降价协议。根据上周公布的协议,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和医疗补助计划(Medicaid)患者将能以每月245美元的标价获得礼来Zepbound和诺和诺德Wegovy等GLP-1药物,联邦医疗保险患者自付费用仅为50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诺和诺德高管在新闻发布会现场晕倒的小插曲,难掩协议本身的行业地震级影响。这是美国联邦医保首次将肥胖症减肥药纳入报销,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明星药物价格断崖式下跌,更将在全球范围内重塑GLP-1药物定价体系。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每经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协议通过“以价换量”模式首次将GLP-1类减肥药纳入美国联邦医保报销范围,标志着肥胖症治疗从“自费奢侈品”转向“公共医疗可及品”,将重塑全球医保对代谢类慢病药物的覆盖逻辑。此外,协议中设定的低价可能成为全球参考锚点,尤其对欧洲、加拿大等价格敏感市场形成下行压力,迫使跨国药企在全球范围内重新谈判定价策略,削弱其在高收入国家维持高价的能力。
记者就此采访礼来、诺和诺德等企业,但截至发稿对方未回应。
GLP-1减肥药在美国开启普惠化支付
此次协议核心关注点,在于彻底改写了肥胖症药物的支付规则。江瀚指出,这是肥胖症治疗从个人健康选择向公共卫生议题转变的标志性事件,代谢类慢病药物的医保覆盖边界被大幅拓宽。
而协议设定的价格锚点更具杀伤力。根据白宫公布的协议文本,在“川普大药房”渠道,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价格将从每月1350美元降至平均350美元;礼来的替尔泊肽注射液和待监管审批的口服药(Orforglipron),将从每月1086美元降至平均346美元。若未来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口服版司美格鲁肽,或两家公司的其他口服药,定价将为每月150美元起。
另外,礼来和诺和诺德均承诺,未来所有在美国市场推出的新药均保证“最惠国”(MFN)价格。这意味着企业要么接受全球价格普降,要么调整区域定价策略。在业内人士看来,协议影响力或将快速向其他国家扩散。
江瀚强调,协议引入“最惠国”条款,要求新药在美国保持全球最低价,这将倒逼企业调整全球价格梯度体系,甚至可能引发发展中国家要求同步降价的连锁反应。长远看,这一政策范式或将推动GLP-1药物从“专利垄断溢价”向“公共卫生必需品”定位转变,加速行业进入价值导向定价时代。
GLP-1市场从双寡头转向多维竞争
在价格体系重塑背后,是GLP-1市场竞争逻辑发生深层分化。业内人士认为,过去礼来与诺和诺德二分天下的格局已被打破,GLP-1市场从礼来与诺和诺德的双寡头垄断阶段迈入多维技术竞争新周期。
对于减肥药未来的低价趋势将如何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以及会对中小药企的同类产品研发与市场准入造成何种冲击?江瀚表示,尽管技术迭代重要,但在美国医保控价与全球仿制药潜在威胁下,成本控制能力将成为长期胜负手,谁能以更低制造成本支撑低价策略并维持利润,谁就能在“普惠化”趋势中胜出。口服剂型、长效缓释、双/三靶点激动剂等差异化路径正成为破局关键。
其中,口服GLP-1药物因依从性优势被视为“更大机会”。礼来待监管审批的口服药(Orforglipron)已锁定346美元/月的低价,其给药便利性带来的依从性优势,被市场视为“比注射剂更大的机会”。
诺和诺德也宣布,将在美国额外投资100亿美元,包括等到司美格鲁肽口服药获批后,在美国当地进行生产。
相比之下,中小药企在这场变革中处境艰难。江瀚指出,首先,低价的口服GLP-1定价大幅压缩了市场预期利润空间,使得缺乏规模效应的中小药企难以通过高溢价回收研发成本,可能导致部分公司被迫放弃同类项目或寻求并购退出。
其次,礼来与诺和诺德凭借成熟产能、医保准入通道及直销渠道,已构筑“低价+广覆盖”护城河,中小药企即便推出类似产品,也难以在价格、渠道和支付端与之抗衡,市场准入门槛被显著抬高。
江瀚认为,长期来看,GLP-1领域将呈现“巨头主导大众市场、创新者深耕场景”的二元结构,单纯模仿式创新将难以为继。

图片来源:头豹研究院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