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山区来说,路通才能百业兴。近几年来,保康县聚焦美丽路网建设,不断加大农村路网的改造升级力度,如今,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四好农村路”蜿蜒在田野乡间,深藏于绿水青山间的优质农副产品“鲜”达四方。

晨曦微露,位于G346寺坪镇简家坪段的一处果园内,串串饱满的柑橘挂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打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寺坪镇简家坪村甜桔甜橙采摘园负责人涂先树告诉记者,果园面积有十多亩,从阳历九月初开始采摘,一般持续到十二月份。今年能采收鲜果三四万斤的样子,收入大概在8万元。

依托毗邻国道沿线和高速路出口的区位优势,涂先树通过年复一年的不懈努力,逐渐打通了制约产业发展的“肠梗阻”,鲜果出山愈发畅达。

路,是出行的希望,更是发展的助力。走进全长28公里的襄阳市十大最美农村路
——县道朱家场至分路碑刘家坪段,笔直的柏油路与智慧大棚相映成趣,游客沿着公路走进乡村,体验采摘乐趣,特色农产品通过畅通路网快速销往各地,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在这里深度融合,绘就出一幅产业兴旺、村民富裕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提起‘四好农村路’,对我们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我们的特色农产品现在有条件向外运输和销售,由于交通便利,像李子园、葡萄园、草莓园等瓜果产业园,前来采摘游的客人也是不少,高峰期甚至有几百人来,最高收入日均突破万元。”保康县城关镇刘家坪村党支部书记王智文介绍说。

修一条公路、造一片美景、富一方百姓、促一域发展。2015年底,全县257个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客车。“十四五”期间,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是进行提档升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美丽农村路等建设。目前,全县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282公里,截至2024年底,累计完成硬化、提升农村公路3797公里,实现所有镇、村100%通等级路,形成覆盖全域的交通运输网络。

“我们始终坚守‘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理念,积极探索‘农村公路+产业、+旅游、+康养’等发展模式。如今,一条条畅安洁绿美的公路,成了农产品出山的‘快车道’,既解决了运输难、损耗大的问题,更激活了乡村产业活力,为乡村振兴筑牢了交通根基。”保康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主任望伟表示。

路在延伸,希望也在延伸。一条条道路加速了人流、物流在城乡间流动,推动了“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农村地区实现“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
“路建成之后,带动了村里辣椒产业的发展,可以通行30吨的大货车,农户种植辣椒具有先机,所以全村种植了800亩,辣椒也成为了村里的主导产业。”保康县歇马镇白竹村党支部书记吴启枝说。

如今的保康,内通外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公路网络遍布城乡、四通八达,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黄金通道”。畅通的路网,不仅缩短了地理距离,更拉近了农村与市场的距离,同时还成为了山区群众的“产业路”“致富路”。
全媒体记者:姜雪飞 乐建鹏
通讯员:姚爱武
编校:彦舒
责编:尚娟
审核:姜雪飞
终审:李广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