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三院康复医学科 副主任技师 谢胜锋
总觉得脸色暗沉发黄,稍微动一动就累得慌?其实,选对运动时段比盲目锻炼更重要。人体在不同时段的气血运行、代谢状态差异明显,抓住两个黄金时段科学运动,既能促进气血循环改善面色,又能激活身体能量缓解虚乏,让锻炼效果事半功倍。
晨起7:00—8:00:唤醒气血的“启动时段”
经过一夜睡眠,身体处于“气血初醒但未畅”的状态,此时运动能快速唤醒脏腑功能、推动气血运行,有效改善晨起的面色萎黄与精神不振。不过要注意,晨起时身体肌肉较僵硬、血糖水平偏低,不适合剧烈运动,重点应放在“温和激活”上。
推荐运动:低强度动态拉伸+轻有氧
动态拉伸(10—15分钟):先做头部绕环(缓慢顺时针、逆时针各5圈)、肩部绕环(前后各10次),唤醒上半身气血;再做弓步压腿(左右腿各10次,膝盖不超过脚尖)、原地慢节奏高抬腿(20次),激活下肢肌肉,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需要注意的是,晨起拉伸应避免静态长时间牵拉(比如保持一个动作30秒以上),防止肌肉未预热而导致拉伤。
轻有氧(15—20分钟):选择快走、慢跑(配速6—7公里/小时)或太极拳,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60%(最大心率≈220-年龄)。以户外快行为例,双臂自然摆动、步幅适中,重点感受呼吸与步伐的配合(两步一吸、两步一呼),这样既能推动气血向面部输送,改善晨起面色发黄,又能避免过度消耗导致上午乏力。
为何有效?贴合“气血晨升”规律与权威建议
从传统认知来看,中医认为“晨起阳气升”,此时运动能顺应阳气生长趋势,让气血从“沉睡”状态转为“活跃”状态;从现代运动科学角度,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2023年发布的《成人运动时机指南》明确指出,早晨7—9点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可有效提升晨间血液循环效率,使外周组织(包括面部毛细血管)的氧气与营养供应增加15%—20%,能直接改善晨起面色暗沉。同时,《中国成人运动指南(2021)》也提到,清晨轻运动能激活肝脏代谢酶活性,加速夜间代谢废物排出,减少“毒素堆积导致的面色发黄”;且低强度运动不会过度消耗糖原,可避免上午因低血糖引发乏力、头晕,反而能为一天储备能量,符合“运动赋能日常”的健康理念。
18:00—19:00:修复能量的“黄金时段”
经过一天的工作与学习,身体处于“气血耗损但未枯竭”的状态,此时运动能缓解肌肉紧张、补充身体能量,改善“久坐导致的气血瘀滞”,避免晚间出现面色暗沉、身体虚乏的情况。但需注意,傍晚运动要避开“饭后1小时内”,且不能进行高强度运动,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推荐运动:肌肉放松+中低强度有氧
肌肉放松(10分钟):先做胸椎旋转(站立位,双手交叉举过头顶,缓慢向左右两侧旋转躯干,每侧8—10次),缓解久坐导致的肩背僵硬,改善上半身气血循环;再用泡沫轴放松(重点放松大腿前侧、后侧和臀部,每个部位滚动1分钟),释放肌肉紧张带来的“隐性疲劳”。运动康复科临床观察发现,长期肌肉紧张会阻碍气血运行,导致面部供血不足、面色发黄,而放松肌肉能让气血更顺畅地流转。
中低强度有氧(20—25分钟):可选择游泳、骑自行车(阻力调至中低档)或跳节奏舒缓的健身操,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以游泳为例,采用蛙泳或自由泳,重点保持呼吸平稳,水中运动对关节压力小,既能通过全身肌肉参与促进气血循环、改善面色,又能通过有氧代谢补充身体能量,缓解一天的疲劳感。若选择室内运动,还可搭配舒缓音乐,进一步放松神经,避免“运动后精神亢奋”。
为何有效?契合“气血修复”需求与权威结论
傍晚时分,人体体温比晨起时升高1—2℃,肌肉柔韧性提升20%以上,运动受伤的风险会明显降低,这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身体活动指南》中“傍晚是成人运动损伤率最低时段”的结论一致。同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配套运动建议明确,傍晚17—19点进行中低强度有氧运动,能促进胰岛素敏感性提升30%,帮助身体将晚餐摄入的营养高效转化为能量,减少“能量不足导致的虚乏”;从气血运行角度讲,傍晚运动能改善久坐导致的“下肢气血瘀滞”,让气血更均匀地分布到全身,避免面部因供血不足出现发黄、暗沉。此外,美国运动医学会的研究还指出,可使夜间深度睡眠时长增加15%—20%,为面色改善与体力恢复奠定基础。
两个关键提醒,让运动更安全有效
避开“禁忌时段”:《中国成人运动指南(2021)》明确警示,凌晨5点前人体心血管系统尚未完全苏醒,此时运动易引发血压骤升、低血糖,全因心血管事件风险比其他时段高2.3倍;睡前1小时内进行高强度运动,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入睡延迟30分钟以上,且睡眠深度下降,反而加重次日乏力。
搭配“呼吸技巧”:无论在哪个时段运动,都可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腹式呼吸法”,每次呼吸保持4—6秒。这种呼吸方式既能提升氧气摄入效率(比胸式呼吸高25%),促进气血运行,又能缓解运动中的紧张感,避免“过度换气导致的乏力”。
选对时段、用对方法,运动不仅能改善面色发黄,更能让身体从“虚乏”状态转为“能量充足”状态。坚持1—2周,就能明显感受到面色变亮、精力变好。运动的核心从来不是“累到出汗”,而是“顺应身体规律,激活内在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