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林先生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普通的如厕经历,竟让他付出了十几万的代价。上周五,正在逛街的他突感内急,匆匆钻进一间公厕。刚蹲下身,厕所门板上的一行字瞬间抓住了他的眼球——“现金大转盘百万补贴”,旁边还印着一个刺眼的二维码。
“我就是好奇,想知道这是什么活动。”林先生事后回忆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掏出手机扫码,添加了对方微信。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开启了一场噩梦般的连环骗局。
通过对方发来的小程序,林先生进入了一个热闹非凡的“抽奖直播间”。屏幕中央的大转盘飞速旋转,弹幕里“网友”们不断晒出中奖截图——五万、八万、十万!欢呼声此起彼伏。
“充值498元就能转一次大转盘,抽到多少奖金就给你多少!”直播间客服热情地介绍道。看着满屏飘过的“中奖喜报”,一心想赚钱的林先生头脑发热:“我就是单纯想赚钱,就想试试看。”
他试探性地转了第一笔498元。转盘转动,指针却与大奖擦肩而过。这时,客服“贴心”地鼓励道:“再试一次,下次肯定能中!”直播间里其他“网友”也纷纷分享“经验”:“我第三次就中了八万!”“坚持就是胜利!”
在“托儿”们营造的狂欢氛围中,林先生彻底迷失。他像着了魔一样不断转账:
→ 微信余额用光了?换支付宝!→ 支付宝没钱了?刷储蓄卡!→ 储蓄卡余额不足?信用卡顶上!
一次、两次、三次……整整转账14次!直到信用卡透支的提示弹出,林先生才猛然惊醒:“那么多‘网友’中奖,怎么我一次都没中?这不会是骗局吧?”可惜为时已晚,十几万元已落入骗子口袋。
杭州市反诈中心罗永此警官揭露了这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直播间里所有的“中奖网友”和“客服”都是诈骗团伙成员扮演的“托儿”。他们伪造中奖截图,制造虚假繁荣,目的就是刺激受害者的赌徒心理。
“这类直播诈骗就是利用人们贪便宜的心态。”罗警官强调,“凡是让你先交钱的抽奖活动,100%是诈骗!”
更令人心寒的是,警方调查发现,案发当天整个直播间里真正的受害者只有林先生一人——除了他,其他“参与者”全是骗子!
林先生的遭遇绝非个例。据杭州市反诈中心数据,2025年上半年类似“虚假抽奖”诈骗案同比激增70%。这些骗局精准拿捏人性弱点:
赌徒心理:“下次就能翻本”的错觉让人丧失理智
从众效应:伪造的“中奖潮”诱导人跟风投入
即时反馈:动态刺激诱发类似赌博的成瘾机制
真正的财富,永远不会藏在厕所门板的二维码里。记住警方提醒:面对需要先转账的“中奖机会”,立即拨打反诈专线96110咨询!一旦被骗,马上拨打110报警。
好奇害死猫,贪心骗光钱。下次看到这类“生财之道”二维码——管住手,别扫码!(这泡尿可真够贵的!)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