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北疆陆路口岸,金融“活水”奔涌助力冷链产业焕新升级。近日,农发行内蒙古满洲里市支行成功获批城发冷链物流仓储中心项目农产品仓储物流贷款8000万元,首笔1000万元信贷资金迅速投放,为全国最大陆路口岸的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推动满洲里在中俄贸易冷链物流赛道上加速前行。
金融精准发力 激活冷链产业新引擎
作为首笔落地的关键资金,1100万元贷款在项目推进中充分发挥“撬动效应”,专项用于满洲里市城发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冷库、常温库仓储设施、分拣交易区及配套设备建设,该项目已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设规模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3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形成集冷藏仓储、分拣加工、智慧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冷链枢纽。
为保障资金高效落地,农发行内蒙古分行靠前谋划、开辟办贷绿色通道、优化业务流程,高效完成项目评估、审批等工作,满洲里市支行积极作为、主动对接,深入了解项目规划和资金需求,提前介入项目谋划、制定金融服务方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构建“两级联动”服务机制,确保贷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实现金融服务与口岸冷链发展需求的精准对接。
设施升级赋能 重塑口岸物流新格局
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满洲里口岸冷链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推动冷链物流产业实现“从基础到高端”的跨越。一方面,先进的冷冻(藏)库、智能分拣系统等设施,完善了当地冷链物流体系,大幅提升肉类、果蔬等生鲜农产品的存储保鲜能力,预计提升冷链货物周转效率40%,能更好地保障果蔬、肉类等产品的品质,减少损耗,满足日益增长的冷链物流需求。另一方面,依托满洲里口岸对俄贸易60%以上陆路运输量的优势,项目将吸引冷链运输、跨境货代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仓储+运输+贸易”全链条生态,推动满洲里市成为冷链物流枢纽,助力满洲里打造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冷链物流集散中心,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政策金融护航 畅通内外循环新通道
满洲里作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60%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在冷链物流运输领域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和重要地位。该笔贷款的投放,不仅是对单个项目的支持,更是农发行服务国家向北开放战略、助力桥头堡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俄贸易冷链物流的重要节点,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生鲜食品进出口提供坚实保障。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农发行通过精准发力,既补齐了口岸冷链基础设施短板,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口岸经济发展与冷链物流升级的“双向奔赴”,为满洲里市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迈向新台阶,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中彰显责任担当。(刘佳)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