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晚,在贵阳市观山湖区烙锅街烟火升腾,转角处一扇明亮的落地窗后,几位年轻人正举杯欢聚。这里是走山酒馆——一个将贵州山水酿进杯中的奇妙空间,正以独具风味的精酿啤酒,书写着本土风物与现代酒文化的浪漫相遇。
步入简约而富有格调的小店,二楼的涂鸦墙成为天然的打卡背景。而真正的惊喜藏在酒单上:黑糯米与啤酒花、麦芽碰撞,酿成的醇香拉格,米粒是老板龙志华亲自下田收割的馈赠;灵感源自贵州酸汤的酸汤古斯,气泡在舌尖绽放出独特的酸爽;铜仁抹茶、山地荞麦等本土食材,都在酿酒师的巧思中化作杯中琼浆。对于追求清新口感的客人,甜美的果酒系列同样备受欢迎,成为夏夜微醺的最佳选择。
“走山二字,藏着双重心愿,‘走进来’和‘走出去’。”去年10月开业的小小酒馆,是老板龙志华的心血。这位曾在酒企任职的贵州人,过去辗转各地经销,最终选择回到故土深耕精酿,他表示:“走进来”,是走进大山,把家乡的优质原料、非遗酿进酒中,同时引入外部优秀产品丰富本地选择;“走出去”,则是希望贵州的好产品能走出大山,让更多人了解贵州。这种思路也体现在店内的互动上——酒馆墙面装饰着非遗手工艺制作的杯垫,客人们写下的暖心话语在灯光下闪烁,共同构筑着这个“与顾客共同成长”的温暖空间。
酒馆的活力在今年观山湖啤酒节上大放异彩。龙志华笑着回忆:“准备的八桶精酿三天就售罄,黔东南的酒友专程赶来,那种热爱让人感动。”店内酒单保持着至少每半月更新一次的节奏,酸甜果香与醇厚苦味交替登场,始终给客人带来新鲜体验。龙志华坚持定期更换畅销酒款:“精酿的魅力在于不断创新,就像贵州的山野,四季都有新风景。”
如今,这位学葡萄酒出身的酿酒师正酝酿着更宏大的风味地图:计划精选贵州各地特色小吃与精酿搭配,让脆哨、麻辣土豆丝成为佐酒佳肴。
“精酿不只是饮品,更是文化载体。”夜幕降临时,酒馆明亮的窗户透出暖光,各地游客举杯畅谈。从一杯融入山野的精酿开始,走山酒馆正成为一扇窗口,让更多人品尝到贵州大山的馈赠,也让贵州味道,随着酒香飘向更远的远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娟
编辑 罗昌
二审 杨唯
三审 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