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黎雨辰 北京报道
当基金份额登记不再由基金公司集中托管,而是由区块链发行的“代币”直接代表投资人对基金资产的权益,公募基金对“去中心化”范式的探索正徐徐启幕。
7月17日,华夏基金(香港)宣布成立两只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华夏美元数字货币基金及华夏人民币数字货币基金,分别以美元和人民币计价。其中,华夏人民币数字货币基金是全球首只人民币代币化基金。
“我们观察到投资者,尤其是加密货币投资者,对链上合规生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在产品成立之际,华夏基金(香港)表示,“未来随着受监管的链上资金(如合规稳定币)、代币化存款及央行数字货币的普及,这一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去中心化”的基金投资
整体来看,代币化基金是一种实现了“传统资产”和“技术身份”双重碰撞的产品。
在金融或法律的视角下,代币化基金本质仍遵循传统基金的底层逻辑。此次新成立的两只华夏数字货币基金,其底层资产与传统货币市场基金也并无不同——主要投资于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证券资产,并遵循香港现有的相关法律、监管要求及会计准则。
而代币化基金的创新之处,更多在于其“技术形态”。区别于传统基金由基金管理人集中登记份额并进行托管,对于代币化基金而言,区块链的数字代币形式,直接代表了投资人对代币化基金资产的权益。
在这一特征下,链上结算为代币化基金的交易带来可追溯性、可编程性与实时验证能力,也在结算效率、资金流动性和持仓透明度等方面,能够显著提升投资者体验。
销售方面,此次成立的两只代币化基金,在交易和申赎上采用了“传统+数字”双轨分销模式。换言之,投资者既可以通过银行与券商等传统渠道,也可以在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
目前,多个机构也已经公开表示了与两只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的业务合作,包括渣打银行、中信证券财富管理香港、富途证券、星路科技、国泰君安国际、香港稳定币首家持牌交易所OSL集团、华赢证券等。
其中,国泰君安国际作为华夏基金(香港)代币化货基的分销方,曾于今年5月获得香港证监会就分销代币化证券或代币化证券提供意见的确认,并于6月获得现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客户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标志着中资券商深度参与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的重要突破。
国泰君安国际财富管理部主管林建国表示,华夏基金(香港)此次推出代币化基金,标志着香港代币化发展迈出新的征程。未来,公司也将持续推进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深度融合,加快布局RWA领域,助力金融产品多元化,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的财富配置服务。
机构抢滩资产代币化
当前,得益于区块链更高的效率和价值收益以及更高的技术和监管可行性,代币化资产正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趋势。
来自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数据显示,预计到 2030 年,各种资产类别的代币化市值可能达到约2万亿美元(不包括加密货币和稳定币),其中全球代币化货币基金的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
在国内,香港依托成熟的金融基建与国际化的监管框架,也已成为金融创新和虚拟资产产业发展的桥头堡。在此趋势下,以中资香港机构为首,一批传统金融机构持续强化相关牌照及业务布局。
其中,代币化基金有望成为机构布局数字资产的重要入口。
据华夏基金(香港)介绍,公司在两年前就已入局数字资产领域。2024年4月,公司还和嘉实基金、博时基金旗下香港子公司一同,经香港证监会获批发行了合计6只虚拟资产现货ETF,在虚拟货币资产业务上率先“抢滩”。
今年2月,华夏基金(香港)进一步推出了亚太地区首只零售代币化基金——华夏港元数字货币基金。该基金主要投资于港元计价的短期存款及优质货币市场工具,标志着亚太区首个面向零售投资者的代币化基金正式落地。
而随着此次华夏美元数字货币基金及华夏人民币数字货币基金的发布,华夏基金(香港)旗下也正式构建起亚洲最全面的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系列,涵盖港币、人民币、美元三大币种。
华夏基金(香港)行政总裁甘添表示:“我们深感自豪能够通过区块链投资解决方案推动去中心化金融生态的发展,并取得重大突破。该突破充分体现了华夏基金(香港)在Web3时代的金融创新和对资产代币化的广泛应用。未来我们将持续开发更多切实可行的方案,提升投资者的资本配置效率。同时,我们将继续与合作伙伴携手,深化链上资金管理的合规化实践,丰富代币化投资策略,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