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中耕。霍春旭摄
□本报记者 姜斌 刘畅
近段时间,北大荒集团各农业生产单位紧紧抓住农作物的快速生长期,全方位落实各项田间管理工作,为秋粮稳产高产奠定坚实基础。
时值农业生产关键期,北大荒股份八五二分公司以现代化航空植保技术为万顷良田注入科技动能,此次作业将完成41万亩耕地喷施任务,对其中4.9万亩水田实行专项护佑,通过精准防控病虫害、科学调控生长节律,为农作物早熟丰产筑牢根基。
凌晨4时,天刚蒙蒙亮,八五二分公司的停机坪上已是一片忙碌景象。地勤人员正仔细地为“运5”航化飞机加注定制药剂,气象监测员则拿着专业设备,在停机坪周边来回走动,实时监测风速、温度和湿度等气象数据,为即将开始的航化作业提供准确的气象参考。
田野上空,“运5”航化飞机划出优美航迹。“‘运5’单机日作业能力突破2万亩,相当于200个人工的日工作量。”分公司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胡忠尧站在田埂上向身边的人介绍。相较传统地面作业,航化模式使农药利用率提升35%,这不仅减少了农药的浪费,还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格球山农场则抢抓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各管理区组织大型自走式喷药机开展玉米化控作业和大豆微肥喷施作业,促进作物健康生长。农场以“北安模式”为遵循,科学谋划夏管各项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为玉米、大豆生长每个时间节点“把脉开方”,有效满足作物生长关键期的养分需求,做到因地施策,科学开展微肥喷施、玉米化控、病虫害防治等夏管作业,为大田作物及时补足营养,加强玉米抗倒伏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近日,逊克农场科学调配各类机车,全面开展大豆第三遍中耕作业。在逊克农场第二管理区22作业站,三台大马力机车穿梭于田间,严格按照大豆“一松、两防、三蹚、四促”的管理模式,有序推进中耕作业。农业技术人员田野介绍:“适时开展中耕作业,能显著提高地温,加速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养分分解,为大豆生长提供充足营养。通过疏松土壤、蓄水保墒,能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满足大豆生长关键期的水分需求。同时,清除杂草可减少养分竞争,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大豆植株健壮生长。”
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中耕作业,逊克农场在科技手段和人力监管上双管齐下。为全部机车安装监控模块,借助数字化系统实时掌握机车作业轨迹、监督作业速度。同时,管理人员与质量监督员下沉一线,严格把控作业深度,确保作业时到头到边、不压苗、不埋苗、不豁苗、不损伤根系、地头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