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月琴~
匠心守护
柳溪至味
夏日骄阳似火,陶庄镇的酱蹄作坊里,李月琴正和几个老员工热火朝天地研究怎么改良酱蹄制作工艺。
在陶庄,柳溪酱蹄是年夜饭餐桌上的一道必备硬菜。李月琴介绍道:“烹煮前,酱蹄需要用淡盐水浸泡一天,再用热水洗净后加入足量的水进行焖煮或大火清蒸。那时候,整个村子都能闻到酱蹄的香气。”这份美味,不仅承载着她对传统技艺的热爱,更寄托了她对家人团团圆圆、幸福满满的祝愿。
“我父亲当年为了贴补家用,开始制作酱蹄,挑去上海卖。那时候,他的酱蹄就赢得了十里八乡的好评。”李月琴回忆起父亲创业时的艰辛与坚持,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如今,她作为柳溪酱蹄的第二代传人,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技艺,更将这份手艺发扬光大。
“1996年,我和丈夫开了一家小饭店,我父亲做的酱蹄成了店里的招牌菜。客人们品尝后赞不绝口,那时候客人就建议我们把酱蹄做成礼品包装,方便带走送人。”这个建议启发了李月琴,她开始尝试将酱蹄包装成礼品,没想到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
然而,传统手艺的传承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市场的变化和消费者的需求,李月琴并没有固步自封。她还研发了更适合现代人口味的低盐配方,并推出了真空包装,让这份美味能够走得更远。
今年年初,李月琴带着对传统手艺的热爱与执着,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程。在商量新设备引进事宜的同时,更是努力探索将传统手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柳溪酱蹄走得更远。她相信,只要坚守匠心、勇于创新,柳溪酱蹄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定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来源:陶庄镇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