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财联社等媒体报道,日本第二大车企本田汽车于5月20日宣布调整全球电动化战略,将原定至2031财年的电动化投资额从10万亿日元(约4996.7亿元人民币)大幅削减至7万亿日元(约3497.8亿元人民币),降幅达30%,同时强化混合动力车型研发与生产布局。此次调整直接反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疲软及消费者偏好转变,本田汽车CEO三部敏宏坦言,当前市场对混动车型需求“远超预期”,而纯电动车销量占比目标将从30%下调至20%左右。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速骤降至2.7%(去年同期为47%),占总销量比例跌至7.1%,消费者对续航焦虑、充电设施不足及高保险费用的担忧成为主要制约因素。本田汽车计划通过改造北美三大工厂(俄亥俄州马里斯维尔、东自由及安娜工厂),打造集纯电与混动车型于一体的综合生产基地,并于2026年投产基于“e:Architecture”平台的纯电车型,同时加速混动系统本地化生产。
尽管短期收缩纯电投资,本田汽车仍坚持2040年实现全电动化销售的长期目标,并计划从2027年起4年内推出13款新一代混动车型,目标到2030年实现混动车型年销220万辆至230万辆(较2024年增长153%),纯电车型占比则压缩至总销量的20%(约70万至75万辆)。财务数据显示,本田汽车2024财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4.5%至8358.4亿日元,关税政策变动更导致其2025财年营业利润预期减少59%(约3000亿日元),供应链成本压力成为战略调整的重要推手。
行业分析指出,本田汽车的转向与沃尔沃、丰田等车企延迟电动化目标的趋势一致,反映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面临技术投入与市场回报失衡的困境。不过,本田汽车仍通过与中国宁德时代、Momenta等企业深化合作,推进电池技术及智能化研发,以保留未来竞争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