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病榻手书的冰冷效力,冻结了中国前首富之女宗馥莉在香港的18亿美元资产,也将娃哈哈帝国的家族传承暗涌推至台前。香港高等法院的判决,不仅是一场法律程序的失利,更折射出中国民营企业在代际交替与跨境财富安排中的深层困境。
8月1日下午4时,香港高等法院的判决书送达。娃哈哈集团现任董事长宗馥莉,被禁止动用其香港汇丰银行账户中的18亿美元资产。法院同时命令她在7天内交代2024年2月以来该账户资金的详细流向,特别是同年5月一笔108.5万美元转款的用途。
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资产冻结,其判决核心竟是一份来自2024年1月的临终手书。 当时卧病的宗庆后亲笔写下:“准备去香港为三个人办理信托,在汇丰办,每人七亿美金”,并明确标注“仅是其本人与子孙,与配偶没有关系,系婚前财产”。这份泛黄的纸片,在一年半后成为撼动巨额财富的关键证据。
关键证据:手书定乾坤,协议铸枷锁
香港高等法院的判决书中,宗庆后病榻上的亲笔手书被赋予了决定性分量。这份文件清晰指示工作人员郭虹赴港办理信托,明确为三位子女(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每人分配7亿美元,且规定为“不动本”信托——本金锁定,仅可支配利息收益。
更具法律效力的,是随之而来的两份书面协议。2024年2月2日,宗庆后与宗馥莉签署委托书,明确要求宗馥莉为三位弟妹设立三个境外信托,受益人仅限三人及其子女,严格排除配偶权益。
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又与三位弟妹签署补充协议。她承诺以汇丰账户资产设立信托,对方则承诺不挑战其遗产继承人身份。这两份文件,因其明确的设立意图、确定的信托财产(汇丰账户资金)和确定的受益人,在香港法官眼中构成了符合“三项确定性”要求的完整信托契约。 (更清晰解释法律逻辑)
致命失误:资金异动与遗嘱瑕疵
宗馥莉从争议账户中转出108.5万美元的操作,成为对方律师紧咬不放的突破口。 尽管她声称资金用于越南工厂设备采购,但法庭上未能即时提供完备的交易凭证支持。这一举动被香港法院直接认定为“违反信托约定”,成为颁布资产冻结令的直接导火索。
在法律攻防上,宗馥莉团队倚重的核心是2020年宗庆后所立遗嘱,其中写明“境外资产由独女继承,其他子女不得主张任何权利”。然而,这份遗嘱存在难以回避的硬伤——仅有公司员工作证,既未经过法定公证,也缺乏必要的录像记录,程序合法性存疑。
更关键的是,香港法院在证据采信上遵循“时间优先”和“特别优先于一般” 的原则。2003年关于设立信托的指示文件(虽未最终完成设立)早于2020年遗嘱,且其内容专门针对特定的汇丰账户资产。法官在判词中一针见血:“被告(宗馥莉)对父亲及原告均作出过设立信托的承诺”。
暗流涌动:两位母亲与二十年的布局
案件背后,是两位母亲跨越二十年的未言之战。宗馥莉生母施幼珍,早在2003年——即宗庆后为三位子女筹划信托的同一年,便推动21岁的宗馥莉成立宏胜饮料集团,承接娃哈哈核心代工业务。宏胜集团凭借其效率,数年后利润甚至反超娃哈哈主体,为宗馥莉奠定了不可小觑的实权基础。
作为回应,三位原告生母杜建英于2010年成立上海三捷投资集团,逐步收购多家娃哈哈分厂股权,并将触角延伸至教育、生物医疗等领域。一位接近杜的人士曾直言:“这既是为子女铺路,也是影响力的争夺。”这场精心布局的暗战,在宗庆后去世后终告公开化。
香港诉讼中,原告方展现了精明的法律策略:避开亲子关系证明的潜在泥潭,转而通过“事实信托”路径切入——利用资金长期滞留特定账户、宗馥莉签署的协议等行为证据,成功论证了宗庆后设立信托的真实意图。
震荡余波:从法庭到市场的信任危机
争产风波已超越家族范畴,对娃哈哈的商业运营产生实质性冲击。数据显示,娃哈哈电商平台日销量锐减30%-50%,部分经销商因担忧股权稳定性而暂停进货计划,关联直播场次从高峰期的317场断崖式下跌至91场。被视为新增长点的新茶饮品牌“娃小宗”,渠道合作商也纷纷转为观望。
持有娃哈哈46%股份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国资股东)已成立专项工作组,目前将纠纷谨慎定性为“家族内部事务”。掌握25%股权的职工持股会则倾向于支持宗馥莉,形成了“国资+员工”的暂时屏障。
更深远的危机在于企业形象。宗庆后苦心经营的“布鞋首富”朴素形象,因非婚生子女及巨额离岸信托的曝光而遭遇质疑,公众对企业的道德信任度与品牌美誉度正悄然下滑。
未完之战:杭州的终极对决与翻盘可能
香港的挫败远非终局。杭州中院将于9月公布关键的DNA亲子鉴定结果。若结果否定三名原告与宗庆后的血缘关系,其法律主张根基将彻底崩塌。即使血缘关系确认,宗馥莉仍可依托2020年那份存在瑕疵的遗嘱,主张其他未明确指向的境外资产继承权。
法律专家强调,香港裁决仅为一项临时资产保全措施,旨在确保诉讼期间标的资产安全。真正的遗产继承主战场,将在杭州法院展开,焦点将集中于两大核心:2020年遗嘱的法律效力认定,以及非婚生子女在《民法典》下的法定继承权边界。
“香港的资产冻结令,更多是基于程序法和信托承诺的临时处置,”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鞠秦仪分析指出,“杭州的诉讼,才是决定宗氏帝国最终版图的角斗场。 内地法院将依据《民法典》对遗嘱效力和法定继承顺位进行实质性裁判,其结果未必与香港程序性裁决一致。”
香港判决揭示的残酷真相是:宗庆后撒手人寰时,那份价值21亿美元的信托,仍停留在“准备办理”的未完成状态。 这份悬而未决的安排,成了今日所有纷争的起点。
此案已远超一场豪门恩怨,它像一柄手术刀,剖开了中国民营企业传承中普遍存在的制度性短板。 研究数据触目惊心:高达83%的家族企业未建立正式的家族委员会或治理机制,62%的企业创始人在生前未与继承人签署清晰的股权传承或约束协议。宗馥莉在香港的暂时受挫,成为这一代中国家族企业面临交接困境的沉重缩影。
在娃哈哈杭州总部,宗庆后的照片依然悬挂在走廊。这位商业巨子曾笃信“家文化是企业的根”。如今,这根,正在冰冷的法律文书、跨境银行的资金流水以及血缘亲情的复杂纠葛中,经受着前所未有的严苛拷问。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