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局势再度波动引发关注。据多家欧洲媒体报道,芬兰已获得欧盟委员会的批准,决定从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中提取9000万欧元的利息,用以支持乌克兰生产炮弹。这一消息迅速成为国际社会的焦点,无疑又为本已紧张的俄乌局势火上浇油,增添了更多变数。
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和G7各国迅速采取行动,冻结了俄罗斯央行在西方国家的巨额资产,总额高达3000亿欧元。对于这些资产是否应被用于支持乌克兰,欧盟内部长期存在激烈的争论。经过长时间的协商与较量,直到2024年年末,欧盟终于达成了一项妥协方案,决定先使用这些资产所产生的利息,而非直接动用本金,旨在规避法律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国际金融动荡。如今,芬兰成为第一个将该方案付诸实施的国家,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真正的“吃螃蟹者”。
芬兰为何能在此行动中担当先锋角色?这与其国内的国防工业情况息息相关。与众多其他欧盟国家相比,芬兰目前拥有多条在运作中的炮弹生产线,具备快速高效地生产多种类弹药的能力。这样的产业优势使芬兰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这一欧盟对乌克兰援助计划的重要执行者,其计划利用国内的防务工业产能,向乌克兰提供炮弹,以支援其抵御来自俄罗斯的持续军事攻势。芬兰国防部长安蒂·哈卡宁表示:“我们成功争取到了额外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来源于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从芬兰工业企业采购的相关产品,既能促进国内的就业,也能够运往乌克兰助力其国防。”此番举措一举多得,芬兰在这个过程中收获颇丰。
然而,欧盟的这一行动无疑是在对抗俄罗斯的底线。俄罗斯早已多次严正警告西方国家,绝不允许“挪用”其海外资产。俄罗斯方面认为,欧盟此举严重违反国际法,实质上是公然的“强盗行为”。早在2024年5月,普京便签署法令,授权对美国在俄资产实施没收,以弥补被冻结资产所导致的损失。随之而来,俄罗斯法院对欧洲的相关银行采取了行动,冻结了德意志银行在俄罗斯的资产,因为该银行曾为受制裁的天然气项目提供担保,损害了俄罗斯的利益。如今,欧盟的激进行动势必令俄罗斯无法坐视不理,反击的可能性正在悄然酝酿。
从俄罗斯以往的立场和行动中来看,预计它将实施一系列的报复措施。在经济方面,俄罗斯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西方在俄资产的监管,甚至直接没收部分资产。确实,普京已曾签署过相关总统令,授权作为反制手段允许没收西方在俄的资产。在金融策略上,俄罗斯中央银行或将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诸如进一步推动本币结算,以此减少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从而加速“去西方化”的进程。同时,俄罗斯也可能在国际舆论中强化宣传,揭露欧盟此行动的非法性和不合理性,以争取更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