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8月21日消息,周四上午盘,沪指涨0.16%,报3772.39点,深成指涨0.38%,报11972.06点,创业板指涨0.38%,报2617.48点,科创50指数涨0.38%,报1152.49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535.03亿元;光伏设备概念集体回调,华民股份、亚玛顿均跌超4%,弘元绿能、双良节能、首航新能等个股跟跌;数字货币概念盘初走强,天融信涨停,中油资本涨超9%,四方精创、中科金财、天阳科技、京北方等个股跟涨。
盘面上,市场焦点股济民健康(5板)高开0.84%,汽车产业链的腾龙股份(6天5板)低开5.80%、模塑科技(6天3板)低开0.96%,算力产业链的电子城(7天5板)低开3.30%、园林股份(3板)高开5.98%,消费电子板块科森科技(4板)竞价涨停、朝阳科技(3天2板)高开3.76%,液冷服务器概念股汉钟精机(4板)平开,白酒股酒鬼酒(2板)高开2.41%,磷化铟概念股云南锗业(2板)高开1.09%,发电机概念股全柴动力(2板)低开2.37%。
公司新闻
百度:第二季度总营收达327亿元,归属百度核心的净利润74亿元,同比增长35%,超出市场预期。受AI驱动,涵盖智能云在内的AI新业务收入增长强劲,首次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34%。
牧原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3亿元,同比增长1169.77%。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32元(含税),分红总额为50.02亿元(含税)。
*ST亚振:公司股票于2025年7月30日至8月6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33.92%。公司股票短期涨幅与同期上证指数、家具制造业存在严重偏离。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就股票交易情况进行了核查。鉴于相关核查工作已完成,经申请,公司股票将于8月21日开市起复牌。
永辉超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2.7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收入下滑主要原因是公司2024年下半年开启整体战略与经营的深度转型工作,关闭长期经营亏损门店以及门店调改期歇业等。
云南锗业:公司了解到,近期有国内研发机构发布了其在6英寸磷化铟外延生长工艺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相关事宜。就控股子公司鑫耀公司而言,在2-4英寸规格的磷化铟晶片量产后,为应对未来的市场需求,对更大尺寸的产品开展了研究开发,但从研发到规模化生产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公司及鑫耀公司目前并无6英寸磷化铟晶片规模化量产的具体计划,下一步在市场与需求风险、技术风险等可控的前提下,公司方会考虑相关计划,如有相关计划,公司会按规定进行公开披露。
胜宏科技:公司已于2025年8月20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香港联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的申请资料。该申请资料为草拟版本,其所载资料可能会适时作出更新及修订。
恒瑞医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公司创新药销售收入达75.70亿元,同比增长较快。
万通发展:数渡科技的PCIe5.0交换芯片可有望解决当前国产AI芯片互联性能瓶颈,缩短与国际主流产品之间差距。目前国内PCIe5.0芯片厂商均尚未实现批量供货。数渡科技的PCIe5.0交换芯片目前处于多家客户导入过程中,已有企业投入商用,有3家客户签署了小批量采购协议,有9家客户基于数渡科技芯片完成制板,如进展顺利有望于25年底逐步开始批量供货。公司已经完成收购数渡科技的相关协议签署,并已支付第二期对价款。目前增资的工商变更已经完成,其他工商变更等事宜正在办理中。
科森科技:近期关注到公司被媒体列入机器人概念股。经公司自查,公司不生产机器人产品。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结构件的生产,经初步核算,2025年上半年用于机器人的结构件收入占总营收比例约1%。近期关注到公司被媒体列入AI眼镜概念股。经公司自查,公司不生产AI眼镜,也不生产AI眼镜的结构件。
仁和药业:公司目前尚无其他应用脑机接口或人脑工程的储备技术或产品。公司近期研发的ULook脑机交互智能眼镜,目前在试销售验证阶段,对公司当前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
高测股份:公司推出的复合钨丝腱绳具备极小的折弯半径,独特分子结构设计具备更优耐磨及耐疲劳性能,能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绳驱方案提供更可靠、耐久且精准的动力传输和高自由度解决方案,受到客户高度认可,已进入多家机器人相关企业试用,并已形成小批量订单,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开拓更多客户市场。
热点题材
生物医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8月20日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高质量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着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研发生产更多优质高效的好药新药,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GPU: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表示,韩国将在未来两年内采购超过35000枚图形处理器(GPU),作为全国范围内加强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计划的一部分。政府的长期目标是到2030年确保5万枚GPU。此前,韩国政府通过“AI高速公路”计划,提出了到2030年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导者的愿景,其中包括建立配备5万枚GPU的国家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消费电子: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苹果iPhone 17已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作为苹果iPhone的主要代工生产商,富士康郑州厂区正同步启动旺季招工;另外华为Mate XT2非凡大师预计9月前后发布,Mate X7预计10月发布;;小米16系列预计9月25日—26日发布;OPPO、vivo等新机也将在9月底或10月初发布。
AI手机:
智谱发布AutoGLM 2.0,由国产模型 GLM-4.5 与 GLM-4.5V 驱动,具备推理、代码和多模态处理能力,能够在多种设备和场景中运行,面向普通用户开放。与常见的移动端AI助手不同,其定位是能够在设备上执行具体操作的智能体。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和算力需求的提升,将AI能力下沉至终端设备已成为行业共识。Canalys预计2025年AI手机渗透率将达到34%,端侧模型的精简以及芯片算力的升级将进一步助推AI手机向中端价位段渗透。
人形机器人:
近日,宇树科技发布海报,预告关于新机器人的关键数据。海报展现了一个新机器人的剪影,该机器人高度180厘米,并配文“31jointDOF(6*2+3+7*2+2)”。据悉,“31jointDOF”指31个关节自由度。据新战略产业研究所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公开披露的人形机器人中标项目数量已超过83个,合同金额合计近3.3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无论项目数量还是金额均有上升。72家中标企业中,优必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合计拿下总成交金额的六成。从中标数量来看,宇树科技独占鳌头,以7次直接中标位居第一。
谷子经济:
据媒体报道,网络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档电影衍生品收入同比增长120%,动画电影的非票房收入正在成为拉动“电影+”经济的关键。在浙江杭州某商场内,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的快闪店里挤满了顾客。从销售数据来看,浪浪山小妖怪系列玩偶上线3天销量破万,补货5次仍供不应求。
军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 阅兵活动按照阅兵式、分列式2个步骤进行,时长约70分钟,空中梯队基本涵盖现役主战机型,很多是首次公开亮相。同时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我军新一代武器装备将集中亮相。
商业航天:
据媒体报道,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年)》,其中提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聚焦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新一代低成本卫星和关键载荷、卫星星座组网与测运控、直连卫星通信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以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验证示范为重点,优先纳入省、市相关科技计划项目支持方向。
机构观点
华泰证券:资金活跃度高位延续 外资及险资或为后续主要增量来源
华泰证券认为,上周市场成交额突破2万亿,A股量价齐升,交易型资金活跃度位于高位但并未出现明显拥挤信号:1)居民资金入市推升交易型资金热度仍存,存量散户账户交易活跃,参与投资的交易者数量创下年内高点,融资活跃度创年内新高,但拥挤度尚不极致;2)私募资金备案数量位于高位,8月上旬,私募产品备案数量666只,环比7月上行6%;3)外资及险资或为后续主要增量来源,2025年第二季度险资入市比例环比提升,人身险中权益资产占比已超2024年第三季度高点但距政策上限仍有距离;此外,外资交易活跃度回升,但配置型外资尚未形成净流入趋势,或是后续行情的主要增量之一。
中金公司:液冷,引领服务器散热新时代
中金公司表示,随着AI大模型的更新迭代和应用落地,算力需求不断提升,芯片功耗与算力密度逐步攀升。液冷技术凭借其散热效率高和部署密度大的优势,正加速取代风冷成为主流。预计到2026年,全球AI液冷市场规模将达到86亿美元。液冷技术包括冷板式、浸没式和喷淋式,其中冷板式液冷由于对设备和机房基础设施改动较小且散热效果显著,成为当前最成熟的液冷方案。产业链各环节积极布局,市场空间广阔。根据IDC预测,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67%。
国金证券:“十五五“科技主线将以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整体跃升为核心
国金证券表示,一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高基础研发强度,突破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问题。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二是保持制造业占比处于合理水平,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推动制造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的方向发展。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吸引优质要素源源不断向制造业领域集聚;培育制造业新动能,以创新溢价提升制造业附加值;加快品牌培育和保护,提高制造业“含金量”。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