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副院长、金融科技行研团队负责人冯芸教授率队赴苏商银行开展民营银行发展专项调研。此行是金融科技行研团队民营银行系列调研的重要一站。苏商银行行长王景斌、行内相关业务与科技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交流。
调研期间,双方就民营银行的战略定位、金融科技投入与创新、差异化发展路径及未来规划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苏商银行着重介绍了其“科技驱动的O2O银行”战略定位,致力于在“金融服务补位者”与“科技驱动数字银行”之间寻求差异化发展。并重点展示了其在产业链金融、科创金融、消费金融等关键领域的场景化产品创新,以及包括大模型应用(如信贷审批、材料识别、风险预警等)、自研“透镜”智能决策引擎与“秋毫”风险预警系统在内的金融科技成果。调研团队充分肯定了苏商银行在AI运用、科技投入、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布局等方面的积极实践。
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双方探讨了深化合作的可能性。苏商银行方面表示,将继续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大板块,推动民营银行在高质量发展与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在数字金融领域,强调将加速服务无界化,将支付、信贷、财富管理等服务无缝嵌入产业、政务及生活场景;同时双方探索了基于征信数据的“企业首贷户激励机制”,旨在结合政策与科技手段,降低小微及初创企业融资门槛,培育更多“首贷客户群体”。
在探讨民营银行未来发展方向时,苏商银行认为应更突出“差异化、特色化、数字化”发展。银行将致力于依托金融科技能力,深耕产业链金融与科创金融的细分场景;通过数据要素流通与大模型应用,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同时强化股东治理与区域资源协同,发挥体制机制灵活优势,为区域经济与民企提供更具韧性、包容性与可持续性的金融支持。
冯芸教授在调研交流中表示,苏商银行在战略定位与科技驱动方面的探索,为民营银行差异化发展和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她期待未来双方加强产学研协同,共同推动数字金融创新,为全国民营银行转型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杨喆、金融科技行研团队研究员魏邦华、张志鹏参与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