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国路透社放出了一则独家报道,说中国正在考虑首次推出人民币稳定币,甚至可能在本月底就批准上线。到目前为止,中国官方还没有任何回应,所以真假还不好说。不过,就算这次的消息不是真的,我认为人民币稳定币未来出现,也是大概率的事。
其实早在今年5月底,香港就已经出台了稳定币的监管政策,这本身就像是一次小范围的试水。如果路透社说的是真的,那说明我们中央的动作比很多人预料的都快。
我们得先说清楚一个问题:什么叫稳定币?它是一种加密虚拟货币,但和比特币完全不同。比特币的价格上下波动非常大,一天能涨上天,也可能掉进谷底。这种不稳定性,让很多人不敢真的用它来支付。而稳定币的设计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它会和某个稳定的资产挂钩,比如美元、黄金或者别的货币。举个例子,最常见的稳定币泰达币就是锚定美元的,1个泰达币等于1美元。这样,它的价格就不会乱跳。你可以用稳定币来转账、支付,就像发微信红包一样方便。只不过它是在全球的区块链网络上跑,不需要通过银行系统。它的名字里带“稳定”两个字,就是因为它不像比特币那样剧烈波动,更适合日常支付、储值或者避险。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人民币稳定币如果推出,更多是用在国际结算,不是用来让我们国内买菜、点外卖。说白了,它就是我们“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
现在,全球大部分的贸易和支付都还在用美元。中国企业要和海外客户做生意,往往得绕一圈美元,再换成人民币。这不仅耽误时间,还增加了汇率风险和手续费。如果有了人民币稳定币,中国企业就能直接用它收付款,少绕美元的弯路,直接结算。这样可以节省成本,还能减少汇率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项目里,它能推动更多国家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
换句话说,这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金融博弈。美元长期是全球支付的霸主,中国经济体量大,自然想在这个舞台上分一杯羹。
实际上,特朗普重新上台后,美国大力推动虚拟货币,鼓励金融机构推出美元稳定币。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让美元在数字世界继续当老大。如果美国主导的美元稳定币在东南亚、非洲流行起来,中国企业就不得不依赖美元。可如果中国推出人民币稳定币,局面就不一样了。未来,外国人只要有一个App,就能像用支付宝一样,轻松存人民币、花人民币。
这背后,就是数字货币时代的“抢地盘”。谁的稳定币先占住市场,谁就更容易掌握国际支付的主动权。当然,这事也不是只有好处。人民币稳定币是把双刃剑。
第一,它可能让资金更容易流出国门,增加国内金融的压力。第二,如果监管不到位,可能会引发投机,甚至让风险传导到人民币本身。第三,国际上虚拟货币常见的黑客攻击、洗钱问题,中国也必须应对。
所以,人民币稳定币一定需要强监管,需要严格的制度和技术保障。如果控制不好,反而可能放大金融风险。
但是,如果管得好,人民币稳定币就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它不仅能降低企业跨境交易的成本,更能帮助人民币在国际上建立更强的存在感。对中国来说,这意味着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多了一张底牌。
过去,我们的政策一直偏向谨慎。但现在国际环境复杂,美国经常利用美元体系对别国制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如果不去布局数字货币,未来可能处于被动。所以,这其实就是一次“有准备的冒险”。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推出人民币稳定币,未必不是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