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扇观金工作室】
近期,中国金融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人民币汇率与A股市场双双强劲上扬,吸引了全球目光。自8月以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近1000个基点,若追溯至4月初,升值幅度更达到了惊人的3000个基点,目前依然保持相对强势。与此同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价接连突破7.15、7.14和7.13等关键点位,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升破7.12大关,显示出显著的升值势头。
此轮人民币强势升值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多重内外因素的叠加共振。外部来看,美元持续走弱是关键推手。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最快可能在9月议息会议上宣布降息25个基点,并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下半年进一步降息。一旦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美元指数将大概率走弱,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了外部空间。当前美元指数报97.72,降息预期下可能进一步下跌。此外,新任美联储主席人选对明年货币政策和美元走势的影响也值得关注,若被市场认为缺乏独立性,可能导致美元抛售。正是在这种看空美元、看多人民币的需求日益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央行大幅上调人民币中间价,幅度为近一年来之最,释放了明确的升值信号。
从国内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与活力是支撑人民币走强的重要基石。今年1—7月,中国出口累计增速高达6.1%,贸易结汇规模回升至近年高位,7月净结汇率已转正。同时,境内不含储备资产的国际投资净头寸转正,外汇存款持续累积,显示跨境资金流动状况持续改善。央行中间价单周调升291个点,与即期汇率价差扩大,以及离岸央票发行和CNH Hibor抬升收紧流动性,都进一步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了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A股市场的持续活跃与外资的“扫码入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了强大的助推作用。截至2025年9月1日,A股市场两融余额已突破10年前高点,创下历史新高,达到约22969.91亿元。8月以来,两融余额连续突破2万亿元、2.1万亿元、2.2万亿元等整数关口,市场活跃度可见一斑。国际对冲基金持续流入中国股市,长线投资者也在增仓,这股外资买入潮不仅推动了A股回暖,也间接支持了人民币汇率从8月初的约7.2升值至7.13。高盛分析指出,尽管当前宏观经济数据和盈利预期面临挑战,但鉴于中国股市估值处于中等水平、盈利增长潜力以及散户风险偏好适中等因素,A股的上升趋势依然有支撑。
展望未来,人民币能否突破7.0这一关键心理关口成为市场焦点。
中金公司认为,短期内或将实现“三价合一”,即中间价持续走强引导预期,推动即期汇率快速靠拢中间价,并在年底前温和升值。若美联储降息进一步压制美元反弹,叠加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估值偏低以及跨境资金改善,人民币仍有上行空间。
东吴证券则分析称,在岸、离岸汇价与中间价可能再度并轨,市场需关注“套息交易”逆转、“恐慌结汇”是否重现以及中间价“底线思维”等因素,预计人民币短期大概率将加快升向7.1,能否升破7.0关口主要取决于中间价的进一步指引。
高盛也直接表示,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升破7。然而,专家们也提醒,中国出口虽强劲、高科技发展迅猛,但房地产市场和私人需求依然疲软,这可能会限制人民币及中国股市的持续走强幅度。
总而言之,在美元走弱、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的外部环境,以及中国强劲的出口表现、积极的跨境资金流动和活跃的A股市场等内部因素共同作用下,人民币汇率展现出显著的升值势头,并获得了机构的看好。尽管未来挑战犹存,但多方合力正推动人民币向更高位迈进,其市场走势值得持续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