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恰逢开学季,很多诈骗的黑手都伸向了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近日,浦发银行南京分行联合南京玄武警方,成功为潘先生的女儿追回了45万元被骗资金。
前不久,正在澳大利亚留学的潘先生的女儿,突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公检法的工作人员,告诉潘先生的女儿因涉及刑事案件,需要将一笔“保证金”转入指定的银行账户。身处异国他乡、社会经验尚浅的潘先生的女儿并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因恐惧又不愿父母担心,她在诈骗分子的指示下,将钱款汇出。
诈骗分子得手后,迅速用这笔资金购买了大量的实物黄金,而这个操作立即引起了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工作人员的警觉。工作人员在对这笔黄金交易进行复核时,发现该交易有诸多疑点,随即向部门领导汇报,并同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备。
在核查确认交易异常后,浦发银行南京分行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一方面紧急冻结了涉案黄金交易,阻止实物发出;另一方面积极与属地反诈中心民警对接。通过高效的警银协作,涉案资金最终被成功拦截。
已经转给诈骗分子的45万资金失而复得,潘先生激动不已。9月2日上午,潘先生特意从上海赶来,为浦发银行南京分行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慧眼识诈警惕高,心系客户树新标”。潘先生表示,是浦发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和敬业,为自己守住了“钱袋子”。
南京玄武公安分局反诈骗和新型犯罪大队民警提示公众,需谨防冒充公检法诈骗。识别此类骗局的关键在于,真正的公检法机关不会进行电话转接服务,凡是自称驻外使领馆或银行工作人员,并主动转接至公检法的均为诈骗;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网络线上办案,更不会向受害人线上发布通缉令、逮捕证等法律文书;最重要的是,公检法机关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凡是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防范电信诈骗是一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持久战”。只有全民提升防诈意识,提高反诈能力,才能形成社会合力,构建个人与社会共同的“安全屏障”。未来,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将持续强化科技赋能与人工研判结合,筑牢金融安全防线,为人民群众守护好反诈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