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琪
8月下旬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稳中偏强态势。
Wind资讯数据显示,8月21日以来截至9月13日(北京时间,下同),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涨0.79%,而更多反映国际投资者预期的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上涨0.8%。其中,9月11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最高升至7.116,创下自2024年11月6日以来新高;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最高触及7.112,为去年11月7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业界普遍认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强受多重因素驱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罕见释放明确降息信号,加之近期公布的美国就业和通胀数据强化9月份降息预期,这导致近期美元指数波动下行,为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带来了被动升值动能;另一方面,近期国内股市走强,外资加速流入,这不仅带动了结汇需求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汇市情绪;此外,近期人民币中间价在偏强方向的调控作用也较为显著。
中国货币网数据显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不断向7.1逼近。其中,9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1008,刷新了去年11月7日以来的新高。
“6月下旬CFETS(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等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降至年内低点后,中间价调控力度开始加大。这不仅推动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其主要目标更是引导一篮子货币人民币汇率指数适度上行。”王青认为,这背后或与年初以来国内经济走势偏强,美元大幅下跌,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虽有所升值但未能与之充分匹配有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主要受到美元指数偏弱运行创造的相对温和的外部环境、央行中间价报价释放较强汇率预期引导,以及近期国内权益市场表现亮眼、吸引外资流入等内外因素共振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