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马斯克的财富游戏,是一场不断突破想象边界的极限挑战。
根据《福布斯》富豪榜数据,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0月1日下午4点15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的净资产达到5001亿美元,成为全球首位跨过5000亿美元门槛的个人。
这一数字相当于第二名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3507亿美元)的1.4倍还多。马斯克的财富增长并非单一产业堆砌的结果,而是横跨科技三大赛道的组合发力。
财富版图:三大支柱撑起5000亿帝国
马斯克的财富帝国建立在三根坚实的支柱上,其中特斯拉作为“压舱石”,贡献了约1910亿美元的资产。他持有超过12.4%的特斯拉股份,在10月2日特斯拉股价单日上涨近4%后,其财富单日便激增93亿美元。
SpaceX作为第二引擎,估值已冲至4000亿美元。马斯克通过信托持有42%股份,对应价值1680亿美元。这家全球最值钱的私营公司之一,正通过星舰计划和星链业务打造“航天印钞机”。
第三大支柱是xAI,这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近期已获得100亿美元的新融资,使其投后估值达到2000亿美元。马斯克持有的53%股份价值约600亿美元,成为财富增长的新极点。
财富密码:回归主业与市场信心的共振
马斯克财富飙升的背后,是市场对其回归主业的积极反应。特斯拉董事长Robyn Denholm上月表示,马斯克在经历了数月的白宫事务后,已“重新回到公司舞台中央”。
这一变化成为股价反弹的导火索。自2025年4月马斯克宣布辞去政府职务、回归特斯拉主业后,公司股价几乎翻倍。
市场信心的另一重要支撑来自马斯克的真金白银。此前,他披露斥资约10亿美元购入特斯拉股票,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对公司未来的坚定信心。
创业哲学:第一原理与有用主义
马斯克的创业理念核心是“第一原理思维”(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他从物理学角度进行思考,探究基础真理并加以验证,从而得以用全新创意改变旧有产业次序。
在由火箭制造领域,他分析发现铝、铜、碳纤维等原料总成本仅占传统火箭售价的1%-2%,这一发现促使他创立SpaceX,颠覆了整个航天产业。
马斯克向年轻创业者传递的理念异常朴实:“尝试做出有用的东西”。在他看来,起点应是打造“有用的东西”,而非追求伟大。
他认为:“每家公司都应该自问,我们所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让产品或服务更好,如果没有,就应该喊停了。”
未来赌注:机器人与30万亿美元蓝图
马斯克的投资发展理念极具前瞻性。他已为特斯拉描绘了终极蓝图——一个高达30万亿美元的商业帝国,其核心是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和AI,而非汽车。
他预测,全球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可能高达“200亿甚至500亿台”。若特斯拉能实现每年生产10亿台擎天柱机器人,仅此一项业务就可能带来30万亿美元的年收入。
为实现这一愿景,特斯拉董事会于2025年9月提出了一项新的天价薪酬方案,设定了8.5万亿美元市值目标和一系列生产目标。
包括未来十年交付2000万辆汽车、100万台机器人,实现百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投入商业运营等。
风险暗礁:纸面财富与高杠杆之困
5000亿美元财富光环之下,暗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马斯克的财富中,90%以上是“纸面财富”,与公司股价深度绑定,没有一分钱是稳定的现金储备。
2022年,他为收购推特大规模抛售特斯拉股票,导致股价暴跌,身家一度缩水到2000亿以下。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供应链中断叠加市场震荡,其净资产也曾蒸发超1000亿美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约58%的股份已被用于抵押贷款。这些资金被投入航天、AI等需要长期烧钱的领域,虽然换来了灵活性,但也埋下了隐患。
一旦股价跌破抵押平仓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被迫减持股票的恶性循环。
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已经开始预测下一个里程碑:马斯克可能在2033年3月前成为首位万亿富豪。
但财富数字对马斯克而言,或许只是副产品。从电动车到太空探索,从AI到脑机接口,他一直在挑战“别人不敢想的事”。
市场愿意给这5000亿估值,本质上是对他“科技改变未来”信念的集体投资。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