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包深处那些长期未用的,正迎来的集中清理。
数据显示,我国银行卡已突破100亿张,人均持卡量约7张。许多人的钱包里,都躺着那么一两张“沉睡”已久的银行卡。
近期,多家银行密集发布公告,启动对长期不动账户(俗称“沉睡账户”)的集中清理工作。此次清理行动呈现出主体下沉、范围拓宽、标准精细化的显著特征。从清理对象来看,不仅涵盖传统的个人借记卡账户,部分银行更首次将手机银行等电子账户、单位结算账户纳入治理范畴,形成了对各类闲置账户的全面覆盖。
对于众多储户关心的账户资金问题,专家表示,即使账户被清理,里面的钱也不会被“没收”。账户被清理后,储户的资金权益仍受法律保护,资金归属权始终属于储户,银行只是负责集中管理。如果账户已被限制使用,持卡人携带相关证件前往银行网点办理卡片激活业务后,可将卡片中的资金取出。
地方中小银行成主力
“沉睡账户”通俗地说就是客户在多个银行开立多个账户,其中一些账户并不经常使用,时间久了忘记使用就变成了“睡眠卡”。
“沉睡账户”的认定并无全国统一标准,各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清理门槛,但普遍包含“长期无主动交易”和“低余额”两个特征。
10月13日,发布公告,调整了长期不动户的认定标准,将账户余额从100元(含)以下调降至10元(含)以下,同时将无交易周期从180天(含)以上延长至365天(含)以上,并于10月15日起,按照调整后认定标准每日滚动管控符合条件的账户,采取限制资金进出的保护措施。

10月17日,发布公告,拟于11月14日对长期不使用的个人和对公结算账户、直销银行账户进行清理。个人账户清理范围为:2024年1月1日前开立,借记卡主账户或活期存折余额在100元(不含)以下且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1月13日期间未有业务发生(账户结息及扣取小额账户管理费除外)的账户。
与此同时,辽宁、浙江、新疆、湖北等地的农商行、村镇银行也密集发布针对性的清理方案。其中,葫芦岛银行采用了双轨标准:一是三年内未发生主动交易的账户,二是余额10元(含)以下的账户。玉环农商银行则瞄准那些余额为零且连续24个月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的账户。
虽然标准各异,但社保卡、公积金卡、绑定贷款还款、理财产品的账户普遍不在清理范围之内。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银行清理范围已从传统的借记卡账户拓展至电子账户及手机银行。例如,新疆和田农商银行规定,对连续四年未登录且无任何主动交易记录的手机银行账户进行清理。
与2023年由国有大行主导的清理行动不同,2025年的清理主体已明显下沉至地方中小银行。业内人士称,地方中小银行尤其是县域及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账户管理历史遗留问题更为突出。由于过去开户门槛较低、身份核验流程不够严格,“一人多户”“身份信息过期”“低余额睡眠账户”等现象更为普遍,部分农村地区甚至存在“开卡后从未使用”的闲置账户,给账户管理带来巨大压力。
清理行动的背后
银行业大规模清理“沉睡账户”的背后,有着风险防控和运营效率的双重考量。
“长期不动户存在资金被遗忘或挪用、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此外,这类账户容易成为诈骗分子实施违法犯罪交易的目标。”华东某国有银行人士表示。
知名财经评论人、独立经济学者莫开伟指出,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租借、买卖等方式获取大量银行账户进行非法活动,可诱发买卖账户、冒名开启、盗刷以及引发电信诈骗、洗钱等金融犯罪风险隐患,给个人、企业乃至全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央视新闻显示,约30%的电诈案件与长期闲置的账户存在关联。这些账户因长期脱离储户视线,管理松懈,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赌博、洗钱、诈骗等非法资金转移的通道。
另一方面,海量“沉睡账户”的存在构成了银行可观的隐性运营成本,银行清理“沉睡账户”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现实需求。
据央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100.68亿张,环比增长0.68%。其中,借记卡93.54亿张,环比增长0.81%;和借贷合一卡7.15亿张,环比下降0.83%。
银行卡突破100亿张,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持有约7张银行卡。庞大的数字背后,是被遗忘在角落的大量“沉睡账户”。
每一个账户的维护都需要消耗系统存储、计算资源和日常管理人力,“沉睡账户”占用了系统资源,增加了银行数据存储压力。清理这些账户,直接有助于银行降低管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莫开伟表示,清理“沉睡账户”既是银行账户精细化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银行服务质效的需要,也是事关金融消费者权益、实现普惠金融服务、避免消费者被金融诈骗以及防止洗钱犯罪等需要。
储户应对指南
对于众多储户关心的账户资金问题,专家表示,即使账户被清理,里面的钱也不会被“没收”。
在清理“沉睡账户”的过程中,银行会通过短信通知、手机银行提醒等方式联系账户持有人。对于希望保留账户的持卡人,只需在银行实施管控前进行一笔主动交易即可,如存取款、转账、消费等。
若逾期未办理激活手续,银行将对相关账户进行销户。如果账户里还有未被取出或划转的资金,将会被转入久悬未取专户管理。
账户被清理后,储户的资金权益仍受法律保护。资金归属权始终属于储户,银行只是负责集中管理,不会占用、挪用或没收。
对于可能受影响的储户,专家给出了具体建议。
定期自查是第一步。若用户有查询自身名下银行卡的需求,可在云闪付APP进入“一键查卡”小程序,在线选择当次查询的商业银行范围,完成短信验证和人脸识别后即可提交查询申请,云闪付APP将在24小时内生成查询报告。

对于确定不再使用的账户,应及时通过银行官方渠道办理注销手续,避免留存风险,注销时需携带本人身份证件,确保账户内资金已全部转出。
对于希望保留但暂时不使用的账户,可通过定期办理存取款、转账或开通小额免密支付等方式保持账户活跃,避免被纳入清理范围。
如果账户已被限制使用,客户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银行卡(折),至网点进行客户身份核实。多家银行客服人员表示,持卡人携带相关证件前往银行网点办理卡片激活业务后,可将卡片中的资金取出。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在清理过程中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客户提供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消费者需警惕任何声称可以“代理销户”或“快速激活”的中介诈骗,务必通过银行官方网点、手机银行等正规渠道办理相关业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上一篇:货币贬值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