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德国知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阿迪达斯品牌全球营收达66亿欧元,创下公司有史以来单季营收最高纪录,在货币中性下,同比增长12%(剔除Yeezy因素);营业利润为7.36亿欧元,同比增长23%;毛利率达51.8%,同比提升0.5%。
收入细分下,今年第三季度,阿迪达斯品牌运动表现与运动时尚业务均实现双位数增长。其中,鞋类收入同比增长11%,以ADIZERO 0系列为代表的跑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30%;服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配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
大中华区作为阿迪达斯品牌最为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今年第三季度营收亦实现双位数增长,同比增长10%至9.47亿欧元。官方透露,这已经是大中华区业绩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
而从今年前三季度整体看,阿迪达斯品牌全球营收达到187.35亿欧元,同比增长14%。其中,大中华区营收达27.74亿欧元,同比增长12%。
这一业绩的公布恰逢运动品牌市场竞争加剧的关键时期。据近期财报,耐克2026财年第一季度(2025年6月-8月)实现总营收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其中,亚太及拉美地区营收同比增长2%,达到14.9亿美元;大中华区营收15.12亿美元。
而德国对手Puma(彪马)公开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报显示,经汇率调整后,该季度彪马全球营收19.42亿欧元,同比下降2%,低于市场预期;调整后经营利润出现1320万欧元的亏损。
除了与传统对手耐克的竞争外,新兴品牌的崛起也对阿迪达斯造成过挑战,不过尚未形成威胁。
以lululemon为例,其此前公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至25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面对增长压力,lululemon不得不连续下调2025财年全年业绩指引,预计净营收将在108.5亿至110亿美元之间,增长率仅为2%至4%。
专注于专业跑步的昂跑则是增收不增利。昂跑此前公布的2025财年Q2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公司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2%至7.49亿瑞士法郎,其中亚太市场净销售额同比增长101.3%至1.19亿瑞士法郎,成为增长的核心支柱。
然而,销售额的大增却并未带来净利润的增长。2025年二季度,昂跑净利润下降232.7%,由去年同期的盈利3080万瑞士法郎转为亏损4090万瑞士法郎;净利率也由正转负,从去年同期的5.4%降至-5.5%。
相较之下,阿迪达斯当前双位数增长的全球营收和营业利润,展现出更为强劲的增长动能。
阿迪达斯全球CEO古尔登表示,“我对团队在第三季度的营收表现感到无比自豪,阿迪达斯品牌12%的增长推动总营收达到66.3亿欧元,创下了有史以来单季度的最高营收纪录。成为一个拥有本土思维的全球品牌,是在全球取得成功的正确战略。目前,我们的重心是顺利过渡到2026年——这将是又一个令人振奋的体育大年。作为一家连接体育和街头文化的体育公司,我们的产品覆盖运动表现、运动时尚及舒适三大领域。我们看到全球市场对这三大细分赛道的需求都在持续增长,对未来充满信心。”
就中国市场来看,今年阿迪达斯进行了一系列紧密布局。从覆盖全国的足球与篮球夏季热潮,到正式发布2026年世界杯比赛用球“三重浪”,再到上海创意中心以“POWER OF THREE”为主题在上海时装周压轴,这些举措共同推动了品牌热度持续上升。
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萧家乐则表示,“大中华区业绩连增,源于公司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在品牌热度、产品、渠道均实现突破。同时,不断推动‘中国创造’以共鸣本土消费者。今年是阿迪达斯上海创意中心成立20周年,我们在上海时装周展示本土化设计成果,全面展现中国原创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度洞察本土运动与时尚需求,链接更多年轻人,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第三季度的表现,阿迪达斯上调了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公司预计阿迪达斯品牌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营业利润预计将增长至20亿欧元(之前预计为17亿至18亿欧元之间)。
此前,在三季度业绩预告发布后,投行TD COWEN也将阿迪达斯目标价从190欧元上调至201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