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江苏金融总量保持全国领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贷款增量均居全国第一。”10月30日,记者在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2025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述信息。

发布会现场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多增5505亿元
前三季度,江苏省金融运行保持“总量有力、结构优化、利率下降”的良好态势,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前三季度,江苏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99万亿元,同比多增5505亿元,居全国第一。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8.31万亿元,同比增长9.4%,高出同期全国增速2.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新增贷款2.31万亿元,同比多增682亿元。存款平稳较快增长。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7.7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2.26万亿元,同比多增1.37万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处历史低位
信贷投放结构进一步优化,精准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普惠小微融资“量增面扩”。9月末,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4.6个百分点。
企业贷款利率稳中有降。2025年9月当月全省新发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08%、3.25%,同比分别下降45BP(基点)和53BP,处于历史低位。
新增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已超去年
今年5月份,人民银行总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截至目前,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已指导金融机构申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近100亿元,带动相关领域贷款投放超900亿元。
今年,人民银行总行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扩大规模至8000亿元。截至目前,全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健康教育、文体旅游、住宿餐饮等领域项目近20项,签订贷款合同约28亿元。
截至9月末,全省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553亿元,同比增长19.4%,比年初新增398亿元,已超去年全年新增量。
债券成实体经济的第二大融资渠道
前三季度,江苏地区公司信用类债券(含公募REITS产品)共发行1.36万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总量为7790.7亿元,剔除央企后有望连续十四年保持总量全国第一。债券已成为实体经济仅次于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渠道。
1-9月,江苏地区26家主体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315.8亿元,发行绿色债券205亿元,落地全省首单支持养老产业债务融资工具。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推动某股份制银行分行创新发行模式,成功落地全国首单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资产支持证券。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视频 马燕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