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图虫创意
肩负辽宁省城商行系统性整合使命的辽沈银行,在高层人事调整上又迈出关键一步。
近日,辽宁金融监管局官网公布多条行政许可批复,核准吴川的辽沈银行行长及董事任职资格。
此次人事调整发生在辽沈银行改革化险的关键时期。一个多月前,该行原行长杨法德获批升任董事长。如今,吴川的履新填补了该行行长职位的空缺。
这位拥有丰富本土农信系统经验的新行长,将与其他高管一起肩负起带领辽沈银行从“正常银行”到“健康银行”蜕变的使命。
对于此次人事调整以及业绩情况,时代周报记者联系辽沈银行,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高管团队“招行系”背景弱化
辽沈银行的高管团队构成正发生显著变化。从首任董事长王默涵、首任行长巩长霖,到刚升任董事长的杨法德,该行核心高管多具备招商银行工作背景。
其中,王默涵曾是招行沈阳分行行长,巩长霖曾担任招行沈阳分行副行长。而杨法德加入辽沈银行前,长期在招商银行工作。
如今,吴川的上任,或许意味着本土地方金融高管的崛起,辽沈银行高管团队增加了新鲜血液。
吴川现年55岁,长期在辽宁农信系统工作。他于2017年9月起任沈阳农商银行董事长,2020年4月调任辽宁省联社副主任。2023年9月,沈阳农商银行与北票市联社等30家联社合并组建为辽宁农商银行,吴川出任该行监事长,直至今年3月底。
吴川的职业生涯扎根于辽宁本地金融体系,深度了解当地市场与经济生态。这一背景与“招行系”背景的高管形成鲜明对比,有望带来不同的经营思路与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辽沈银行高管变动频繁。
9月3日,辽宁金融监管局官网显示,核准杨法德辽沈银行董事长任职资格。杨法德于2024年8月代为履行辽沈银行行长职责,并于同年12月任辽沈银行行长、执行董事等职。
杨法德1964年8月出生,加入辽沈银行前,他长期在招商银行工作,担任过招商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银川分行行长,总行机构客户部总经理,佛山分行行长,总行公司金融总部总经理,广州分行行长等职。
紧接着,9月10日,辽沈银行首席信息官温更的任职资格获得监管核准。温更也曾有招商银行任职经历,曾在招商银行沈阳分行担任信息技术部总经理。
此外,辽沈银行今年还迎来多名高管。1月,靖有峰成为辽沈银行新任董事会秘书。2月,刘冬的辽沈银行董事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8月,该行副行长李天宏的董事资格获监管核准。
从“正常银行”到“健康银行”
辽沈银行在2021年以新设合并的方式成立,承担着改革化险的任务。成立之初,它吸收合并了辽阳银行、营口沿海银行两家银行。
在此之前,这两家被合并的银行陷入困境。2020年前三季度,辽阳银行净利润同比暴跌69.6%,不良贷款率达2.16%。营口沿海银行同期净利润也下降58.7%,不良贷款率为1.77%。
辽沈银行成立后的年报不容乐观。2021年,辽沈银行营业收入为-4.74亿元,净利润亏损11.95亿元。
转机在2023年开始显现。当年,该行合并口径下营收为-6.09亿元,净亏损大幅缩减至1282.5万元。以母公司口径统计,其当年净利润为125.87万元。
2024年,辽沈银行在吸收三家村镇银行后,其合并口径下营收达到1.67亿元,较2023年增加7.76亿元。不过,合并口径下净亏损4242.19万元,而母公司口径下实现净利润721.55万元。
在资产质量方面,辽沈银行近年来取得了稳步进展。2021年成立之初,辽沈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6.02%。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下降至4.14%。
针对2025年的发展,辽沈银行在年报中称,要“持续做好改革化险的‘后半篇文章’,坚持一手抓经营管理,一手抓改革化险”,明确提出力争到2027年末,努力建设成为“健康银行”。
中小银行“抱团取暖”
辽沈银行的高管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辽宁省金融系统治理深化改革的一部分。
2025年以来,辽宁省内多家中小银行迎来新任高管。3月,阜新银行行长赵竞伟任职资格获核准;9月,于晓宇丹东银行行长的任职资格获核准。
此外,鞍山银行、大连银行、朝阳银行、抚顺银行等城商行也均在2025年迎来了新任董事长或行长。这一系列人事变动勾勒出辽宁省城商行系统性整合的全景图。
辽宁省的城商行整合始于2021年1月,省政府常务会议明确提出通过新设省级城商行,合并省内12家相关城商行的改革方案。由辽宁省财政厅100%持股的辽宁金控牵头实施,后者作为2019年专为金融资源整合设立的省级平台,担负着重要角色。
2025年7月联合资信披露的评级报告显示,营口银行处于“巩固深化改革成果过程中”,朝阳银行、丹东银行、葫芦岛银行处于“改革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辽宁省在农商行领域的整合也稳步进行。2024年6月,辽宁农商行获批吸收合并36家农村中小银行,其在股权处置、人员承接、网点整合等方面的经验,被业内视为城商行整合的重要参考。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小银行“抱团取暖”是一种趋势,通过合并重组的市场化手段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可能成为一种较普遍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