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金价重回涨势,金饰价格也水涨船高。
记者走访发现,一些设计精美且克重低的金饰销售情况相对稳定,“自戴需求”已经超过婚庆需求,金饰销售市场的驱动逻辑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
目前,国内品牌金饰的克价普遍超过1300元。以周大福为例,12日金饰价格定格在每克1313元,13日金饰价格已经涨至每克1333元。
值得注意的是,品牌溢价在这场价格博弈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根据腾讯理财通的数据,各大品牌的金饰报价并不相同,例如周六福的报价为每克1295元。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分化源于品牌定位与库存策略的双重作用,老牌珠宝商往往维持高价稳固高端形象,而部分品牌凭借供应链优势采取低价策略。
而在深圳水贝黄金珠宝市场,多个交易市场的金饰报价达到每克1106元左右,处于历史的最高水平。“现在水贝市场会出现两套报价体系,部分商家标注税前价,部分直接报税后价。虽然国际金价还没有回到历史最高位,但1106元的价格已经包含税费在内,所以目前的价格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水贝金展广场的一位商家对记者表示:“进入11月以来,金饰销售量明显下降,环比10月同期下降近30%。”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水贝市场的人气明显降温。受访的消费者表示,在相关税收新政之后金饰价格大涨,自己会放慢购金速度。不过,对于一些设计精美且低克重的金饰,也会“忽略”金价带来的影响。也有商家表示,近期到店咨询的消费者明显增多,而且不少消费者选择用旧金饰置换新金饰以节省开支,但一些设计精美且克重低的金饰销售情况依旧稳定。
(水贝黄金珠宝市场 吴家明/摄)
记者采访发现,高金价叠加工费上涨,进一步加重了消费端负担,部分品牌金饰的精工款式工费占总价比例已接近10%。对此,有市场人士认为,在金价报价逐渐清晰和透明化背景下,工费已成为品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不过,轻克重、附加值高的金饰产品仍保持较强的市场吸引力,高金价也将促使金饰产业迎来一场从“重规模”到“重创新”的价值跃迁。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研究负责人贾舒畅表示:“据我们的调研,‘自戴需求’已占金饰销售的37%,远超婚庆场景,这标志着市场的驱动逻辑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变。”
业内人士表示,上游厂商应从卖家视角转变至买家视角,通过更加细腻的洞察和精细管理,提升产品的叙事能力,明确细分的消费场景,真正与有需求的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
责编:李丹
校对: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