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半导体行业步入复苏新周期与国产替代加速推进的双重机遇下,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作为产业链的基石,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叠加日趋严峻的海外出口限制升级,具备高壁垒、高毛利特征的半导体材料与设备领域,正成为国产替代战略的核心阵地,也为掌握核心技术的本土企业开辟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在此背景下,半导体设备ETF基金(159327)精准聚焦于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的材料与设备企业,以一揽子配置的方式,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效参与“中国芯”发展红利的便捷工具。
国产替代催化半导体产业发展
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已走出前两年的周期性低谷,迎来明确复苏。
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其中第一季度市场规模约1670亿美元,同比增长18.1%;第二季度约1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9.6%。
我国半导体产业增长动能同样强劲。工信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高于同期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其中,集成电路产量2395亿块,同比增长8.7%,出口集成电路1678亿个,同比增长20.6%。
在AI算力需求爆发、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及关键技术持续突破的三重驱动下,我国半导体产业正迎来强劲的上升周期。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5日,申万半导体指数年内累计上涨42.74%。
而在这一轮产业浪潮中,位于产业链上游的设备和材料共同构成了技术突破的基石。该领域全球市场规模高达千亿美元,具备高壁垒、格局稳定、寡头垄断和高毛利等显著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海外出口限制持续升级,正倒逼国内半导体产业加速实现自主可控。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产业链上游重要环节,半导体材料实现国产替代已不仅是发展选项,更是必然趋势,具备技术实力的国产材料企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据五矿证券研报,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约十分之一。近十年来,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的增速接近10%,是世界整体增速的两倍,展现出强劲的成长性。(数据来源:五矿证券《半导体材料系列报告之一:国际形式严峻,国产半导体材料行业如何发展》,2025/06/26)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东兴证券研报显示,在28nm及以上领域,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部分刻蚀、清洗环节已推进至先进制程节点,国产化率达80%以上。而在14nm工艺上,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也实现了50%以上的覆盖,国产化率可能达到了20%以上。(数据来源:东兴证券《电子行业“十五五”规划点评:明确科技产业“十五五”期间重点地位,国产化替代有望加速》,2025/10/30)
晶圆制造环节同样发展迅速。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晶圆代工市场规模约为852亿元,较上年增长10.51%。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26亿元。
未来,随着本土供应链竞争力持续增强,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国产化进程有望进一步提速,相关厂商将迎来广阔的成长空间。
一键布局半导体龙头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该如何把握半导体材料与设备这一高增长赛道的投资机会?
事实上,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借助相关主题ETF布局是一条高效可行的路径,而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正是聚焦该方向的便捷选择。
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40只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设备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旨在反映沪深市场半导体材料和设备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从历史表现看,该指数展现出显著优势。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5日,今年以来其累计涨幅优于半导体指数(H30184.CSI)、国证芯片指数(980017.SZ),并大幅跑赢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
进一步拉长时间看,自基日2018年12月28日以来,该指数在长期回报与风险收益比方面均优于主流半导体芯片类指数。具体而言,在2019年至2021年的上行周期中,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涨幅领先;在2022年至2023年的下行周期内,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跌幅更小,呈现上行周期更高弹性,下行周期回撤更少的特征。(数据来源:Wind,万家基金,截至2025/10/27)
从行业分布来看,半导体设备行业权重占比最高,达61.37%,半导体材料行业次之,占比21.87%,两者合计权重达83.24%。成分股方面,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涵盖中微公司、北方华创、长川科技、沪硅产业、华海清科等龙头公司,权重合计占比达64.76%。这些企业技术实力突出、产业地位稳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半导体材料与设备领域的领先力量。(数据来源:Wind,万家基金,截至2025/10/27)
基于此,半导体设备ETF基金(159327)为投资者提供了一键布局半导体材料与设备核心环节的优质工具。
万家基金作为国内较早涉足量化领域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坚持“做纯粹的量化投资”,已构建涵盖主动量化、指数增强、场外指数及ETF等多条产品线。
除半导体设备ETF基金(159327)外,投资者也可关注公司旗下其他特色产品,如全市场首支国证2000ETF、规模突破50亿元的工业有色ETF,以及创业板综ETF、航天航空ETF等,进一步丰富资产配置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