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推进山东金融高质量发展情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一级巡视员于雷表示,“十四五”时期,金融监管总局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出台了系列监管政策。山东金融监管局始终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累计处置不良贷款6866.86亿元,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8726.01亿元。辖区“千企万户大走访”累计走访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560万户,向35.67万户企业发放贷款1.53万亿元,切实服务保障惠民生。
坚定践行“防风险守底线”的首位主责
辖区十余家高风险机构顺利“摘帽”
“十四五”时期,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力有序加快处置不良资产。聚焦辖区存量风险的主要矛盾,推动山东省委将地方金融机构风险资产占比高问题纳入专项整治,“十四五”期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6866.86亿元,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8726.01亿元,应对各类挑战的基础更牢、底气更足。加力加劲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减量提质,抓住风险攻坚期和关键窗口期,充分发挥监管专业优势,综合采取兼并重组、在线修复等方式,有力有序推进实施。“十四五”期间,辖区十余家高风险机构顺利“摘帽”。当前,无论是高风险机构数量还是高风险资产规模,都较峰值大幅压降。
坚定践行“强监管严监管”的使命担当
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健全“大消保”
“十四五”期间,全面强化“五大监管”,深入实施新机构新作风新建树新形象“四新”工程,奋力实现思想大转变、工作大变样、监管大提升。一方面,着力提升监管效能,探索建立区域风险监测分析、单体保险法人资金运用属地监管、单体保险法人审慎监管“三个框架”,不断增强金融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协同性。
另一方面,深入践行“监管为民”,持续健全“大消保”工作格局,联合多部门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协同推进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治理工作。持续推进纠纷多元化解,联动法院、地方金融管理等部门共建金融纠纷专业化审判法庭,坚定站稳人民立场。
坚定践行“助实体促发展”的根本宗旨
为辖区“白名单”项目授信金额2700.4亿元
“十四五”以来,坚持从经济社会大局出发,着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质效明显提升。持续放大“两项机制”效能。扎实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将全部合规存量住房开发贷款项目纳入“白名单”。截至目前,辖区共有“白名单”项目1704个,授信金额2700.4亿元,发放贷款2207.3亿元,授信和贷款发放均居全国前列。加力加劲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辖区“千企万户大走访”累计走访小微企业等经营主体560万户,向35.67万户企业发放贷款1.53万亿元,获贷率89.39%。切实服务保障惠民生。
推动普惠金融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十四五”期间辖区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27万亿元,年均增长24.69%;普惠型涉农贷款增加4802.36亿元,年均增长15.67%;专属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商业养老金三项试点全部落地山东,居民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超1亿人。
下一步,山东金融监管局将切实扛起新时代监管职责使命,为确保山东金融稳如泰山,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山东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如意 实习生 李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