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申城遭遇气温“断崖式”下跌,寒冷天气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兼脑血管病科主任席刚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气温骤降是脑卒中(俗称“中风”)的高发诱因,公众尤其是老年朋友需高度警惕,并务必掌握“尽早识别、立刻就医”的八字黄金救治法则,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脑卒中,作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和高经济负担的“五高”特点令人谈之色变。席刚明教授介绍,脑卒中主要分为因血管阻塞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占70%-80%)和因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等,占20%-30%)。
“值得警惕的是,卒中已非老年人‘专利’。”《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数据显示,我国卒中患病总数超2800万,且发病正呈现年轻化趋势,许多三四十岁的青壮年也未能幸免。
“在卒中的救治中,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席刚明教授强调,“尽早识别”是成功急救的第一步。他强烈推荐公众掌握两个国际通用的快速识别口诀:
“中风120”口诀:“1”看1张脸(口角歪斜),“2”查2只胳膊(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言语不清)。
“BEFAST”口诀:B(平衡丧失)、E(视力突变)、F(面部歪斜)、A(手臂无力)、S(言语不清)、T(立即求救)。
一旦出现任何相关症状,必须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准确记录发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