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于2015年11月非公开发行的境内优先股(以下简称“工行优1”)采用分阶段调整的票面股息率定价方式,票面股息率为基准利率加固定息差,首5年的票面股息率从发行日起保持不变,其后基准利率每5年重置一次,每个重置周期内的票面股息率保持不变。固定息差等于此次优先股发行时票面股息率与基准利率之间的差值,其在存续期内保持不变。
工商银行表示,“工行优1”从前次重置日起将满5年,根据《募集说明书》的相关条款,现对“工行优1”的票面股息率进行再次重置。
重置后的票面股息率为此次境内优先股票面股息率重置日(即2025年11月18日)的基准利率加固定息差。重置日的基准利率为重置日(不含)前20个交易日中国债券信息网或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认可的其他网站公布的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中,待偿期为5年的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算术平均值(即1.58%,四舍五入计算到0.01%);固定息差在发行时已确定为1.56%。
据此,自2025年11月23日起,“工行优1”重置后的基准利率为1.58%,固定息差为1.56%,票面股息率为3.14%,股息每年支付一次。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银行重置优先股股息率主要基于“基准利率+固定息差”的定价机制,每五年根据市场无风险利率变化进行调整,以反映当前国债收益率水平,同时保持发行时约定的风险溢价不变。这是银行主动应对利率下行环境、优化资本成本的常规操作,有助于降低银行长期融资负担,提升资本效率。
“此举可降低银行资本支出压力、巩固资本基础以支撑资本充足率,同时强化市场形象、维护投资者关系,是其资本运作中合规且市场化的理性选择。”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