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发布调整存款利率通知,在对3个月至3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进行调降的同时,明确“取消5年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引发市场关注。该行成为业内首家下架该产品的商业银行。
无独有偶。近期,多家中小银行对存款利率进行下调,甚至部分银行已下架5年定期存款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多家大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仍在售,但利率下滑明显,甚至出现“存得越久反而利率越低”的利率“倒挂”现象。
例如,某国有行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为1.3%,而该行3年特色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可达1.55%;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存2年利率为1.4%,而存3年利率为1.25%,存5年利率为1.3%。


银行APP界面截图
据第一财经统计,已有7家民营银行的存款页面下架5年期定期存款,包括客商银行、网商银行、苏商银行、中关村银行、亿联银行、华瑞银行、新安银行。其中,中关村银行、亿联银行、苏商银行等不仅下架了5年定期存款,同时还下架了3年定期存款。
长期存款利率“倒挂”乃至下架,近期以来相关信息屡见不鲜。进一步看,成因几何?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贷款利率下行带动银行存款端成本压缩,银行业整体仍面临净息差收窄压力,为此,银行加强负债成本管控,以更精细化管理来平衡成本,是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商业银行最核心的收入来源,利息净收入对营收的贡献度始终居于首位。据中泰证券分析师戴志峰测算,三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同比下滑0.6%,不过好于上半年同比下滑1.3%的数据。此外,高盛研究报告引述建行表示,2026年净息差将持续面临下行压力,主要因贷款重新订价。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投资部副主任袁帅认为,“当前整体市场利率呈下行趋势。银行作为‘资金中介’,其存款利率的设定与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紧密相连。在市场资金相对充裕、融资需求有所放缓的情况下,银行吸收长期限存款的动力不足,因为长期限存款意味着银行要承担更长时间的资金成本,而在当前经济和利率环境下,这可能不利于银行的盈利和资金运作效率。”
与此同时,从客户层面来看,非银存款延续高增,也是解释银行长期存款产品利率下滑甚至产品下架的一大原因。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10月,“存款搬家”现象重现,居民存款同比减少约7700亿元,非银机构存款同步多增7700亿元。事实上,自7月以来这一现象备受关注。中金公司推测,非银存款高增主要由于居民存款向券商保证金账户和权益类公募基金迁移。

来源:东兴证券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期股市交投热度回升,居民入市情绪较强,带动部分存款“跑步入市”,与之相对的是,银行长期存款利率较低,吸引力随之降低,银行进行相应调整也在情理之中。
(大众新闻记者 都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