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4日消息(记者胡波)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传统金融难以匹配科创企业“轻资产、长周期、高风险”特性,福建正在探索破解之道。金融如何为科创企业提供有力支持?记者近日跟随中国银行业协会走进福建,探寻“金融+科创”的生动实践。
订单激增却遇到产能瓶颈,“轻资产”科创企业伊瓦特机器人面临扩产难题。当银行的评估体系不再只盯着抵押物,而是认可专利、技术团队与创新能力的“含金量”,“轻资产”便不再是科创企业的融资阻碍。系列报道《一线调研:“金融+科创”的福建样本》本期推出:“轻资产”不等于“没资产”,银行也认“技术含金量”。
工厂图片(记者胡波 摄)
“我们在前期帮助客户把智慧工厂建模打造出来,根据客户的生产工艺和对工艺的理解进一步优化并帮助他们落地。类似一个‘交钥匙’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我们从市场销售端到研发、生产再到后端的售后服务,全产业链都是自主开发。”从标准机械手到无人化智能车间,伊瓦特机器人的智能工厂方案能帮客户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副总经理徐荣俊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整体业务呈爆发式增长,目前较大阻碍是产能不足。我迫切希望尽快建设二期、三期厂房,以提升产能,从而接收更大订单。”
在福建,像伊瓦特机器人这样的科创企业正在加速崛起。它们面临着共性挑战——轻资产高投入、产能高需求、国际布局高风险,需要金融机构跳出传统信贷思维,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
科创企业往往缺乏抵押物,而银行打破常规的底气,来自对企业“技术含金量”的认可。工商银行泉州分行行长助理黄鹤鸣告诉记者,银行创新评估体系,把技术团队、专利数量、市场竞争力纳入考量。
“在企业的成长期,例如抵押物不足或者征信措施较少时,我们会基于有效风险把控为他们发放信用贷款,会进行技术审查,关注企业的发展理念、产品、目前市场竞争优势等,综合权衡各方面。”黄鹤鸣说。
银行更关键的创新做法在于企业上市筹备期的37号文登记。所谓“37号文”,就是《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徐荣俊说:“由于我们计划在美国上市,搭建红筹架构,必须完成37号文登记,以便融资后,资金顺利进入国内公司投产。许多银行尚未接触过这一业务,如果操作不合规,那么融资后的资金将无法返回。”
银行配合政府“企业上市服务专班”,为这家公司提供上市辅导、政策咨询和跨境金融服务:2023年初,为公司办理了4笔特殊目的公司“37号文”登记,并实时跟踪企业的上市进展。
2025年1月,伊瓦特以其母公司因立夫有限公司之名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徐荣俊告诉记者:“在美国上市募集的资金,要投到国内厂房建设、技术研发,银行帮忙打通了资金回流的通道,在合规性上帮了大忙。”
目前,伊瓦特机器人已经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这两块牌照。黄鹤鸣说,现在银行需要做的,还是在企业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金融服务。
“后续计划建45,000平方米的厂房。在此阶段,我们一直在接洽他们扩建过程中产生的资金需求。我们也会针对这些融资需求设定一定的宽限期,通常宽限期是1~3年。当他们正式达产并且接收到订单后,我们便开始要求还款。”黄鹤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