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程浩
到云南丽江古城游玩,过了地标大水车,沿东大街一直走,快到古城中心四方街时,有个去年6月亮相的网红打卡点——中国工商银行丽江四方街支行。
一个银行网点有啥值得打卡的?“第一眼看去,它不像个银行!”这是记者的第一感受。
游客们从中国工商银行丽江四方街支行门口经过。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确实,站在门口看,如果不是带有工行的标志,谁能想到这是家银行,更像是一幢精致的纳西民居。走进去更让人意外——没有传统的现金柜台。对外营业时间也很特别,居然是下午1点到晚上9点。
为啥这样设计?“用游客思维,让银行网点完美融入古城。”27岁的行长秦欢道出玄机。
具体怎么融入?“外观复刻纳西民居。游客、商户多是线上交易,所以取消了传统的现金柜台;古城下午和晚上比较热闹,所以对外营业时间也相应调整。”秦欢说。不过她补充说明:“内部员工还是正常上班,晚上会安排值班。”
传统的现金柜台取消后,取而代之的是咖啡吧和私人银行客户接待区。一层大厅则变身文创展示空间,陈列着各式融合金融元素的文创产品:憨态可掬的瓦猫摆件、印有古城雪山图案的冰箱贴、采用东巴纸制作的特色灯具……每件都散发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
沿着楼梯拾级而上,扶手上挂满的许愿牌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上面写满了游客们的美好祝愿。
工行丽江四方街支行内摆放了商户售卖的茶饼。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二层的客户接待区更是别具匠心。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中,绿植与木质屋檐相映成趣,营造出静谧雅致的氛围。侧边的吧台供应着现磨咖啡和精致茶点,让人恍惚间忘记身处银行。这种创新获得了网友的高度评价:“只有顺应新时代需求不断创新,才能真正赢得客户的信任!”
网点焕然一新,思路跟着新。“我们利用网点优越的地理位置,专门设置了‘商户之家’,每月轮流展示商户产品,免费帮他们引流。”秦欢说,这都是网点年轻人的创意,网点一共7名工作人员,6位是95后。
“下步,窗口岗位还要换上纳西族工作服,二楼再引入咖啡奶茶店,将‘网红’特色做到极致。”秦欢说。
不过,无论外在形式如何创新,作为银行网点,核心还是为客户服务。
古城旅拍店多,商户谷建晓开了两家,请了10名摄影师、8名化妆师,每天从早忙到晚。
“这几年古城旅拍店越来越多,民族服饰得不停地更新换代,资金压力大。”他说。工行推出的“商户贷”解了燃眉之急:“不用抵押,只要征信良好就能申请,很方便。”
入夜,丽江古城内,一游客正在自拍。人民网记者 程浩摄
正如秦欢所说,创新只是手段,服务才是根本。这座“不像银行”的银行,既保留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专业内核,又披上了符合时代审美的外衣,成为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