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商州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全面做好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的通知,具体如下:
各位大学生及家长:
为保证我区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根据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指引》的通知(陕教办〔2025〕6号)和商教资助发〔2025〕1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2025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贷款条件:
1.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会计学院(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全日制新生(含预科生)或高校在读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学生;
2.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共同借款人户籍原则上均在商州区;
3.本人及家庭的经济能力难以满足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基本支出;
4.当年没有获得其他国家助学贷款。
二、额度用途:
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0000元,不低于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含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5000元,不低于1000元。学生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
三、贷款的还款时间及期限:
学生在读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继续攻读学位的借款学生,应在毕业当年的7月31日前向区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书面证明,审核通过后,可继续享受贴息;不再继续攻读学位的,自毕业当年起自付利息,可享受5年的还本宽限期,期间只需偿还利息,暂缓还本金,如毕业后剩余贷款期限小于5年,则按《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计划还款。
最长贷款期限:剩余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
四、贷款资料
1.首贷:(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需携带以下申贷材料,一起前往商州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手续)
(1)录取通知书(在校生首贷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生证)原件。
(2)学生与共同借款人身份证原件。
(3)学生与共同借款人户口簿原件(学生和共同借款人如没在同一个户口本,则需提供两人各自的户口簿原件)。
(4)贷款学生签字的《申请表》原件1份。【首贷学生提前通过学生在线系统https://sls.cdb.com.cn ,或国家助学贷款APP完成注册并完善个人信息。(所有信息必须填写准确、完整,家庭住址填写x省x市x县x镇x村x组),导出打印《申请表》并签字。】
(5)未进行预申请,但确因家庭经济困难需要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需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表》。【附后自行下载】
2.续贷:(实行线上远程办理)因其他原因无法在线上办理的,需借款人或共同借款人一方持办理人本人身份证和《续贷申请表》到现场办理。
五、贷款流程
1.首贷(现场办理)
(1)资格审查—审查提交的材料及相关证件。
(2)合同签订与打印—附件上传、现场拍照(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双人上半身合照)、合同签订、打印受理证明。
温馨提醒:首贷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必须同时到场签订合同,不能代签,否则视为无效合同。签字过程中,借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所签姓名与其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签字完成后,每位学生领取一份贷款合同及受理证明。
(3)合同复核—逐笔复核,确保合同准确无误后贷款人方可离开。
(4)高校录入回执—10月10日前学生将受理证明交高校资助中心,由高校资助中心录入电子回执,逾期未录入回执,视同放弃本次贷款。
2.续贷(线上远程办理)
第一步:学生在电脑上登录学生在线服务系统(https:// sls.cdb.com.cn)或下载安装“国家助学贷款”手机APP注册登录,在线提交贷款信息和续贷声明,选择网上办理。
第二步:通过其本人实名认证过的第三方代理结算机构的账号完成身份认证,通过验证以后提交申请;
第三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进行审核;
第四步:审核通过以后,贷款学生登录在线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借款合同》和《受理证明》,等高校开学后将《受理证明》交高校资助中心即可。
温馨提示:续贷学生实行远程受理,续贷学生在学生在线系统操作,由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在网上审核确认,无需来资助中心现场办理。
六、时间安排
1.网络测试:2025年6月15日至7月15日
2.正式受理:
2025年7月24日至8月29日
上午8:00-12:00
下午3: 00-6: 00双休日不办理
办理地点:商州区二职中院内 资助大厅
附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表.doc
商州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25年7月15日
陕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咨询热线电话
单位 |
电话 |
西安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长安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灞桥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新城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莲湖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碑林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临潼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未央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阎良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雁塔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高陵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国际港务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鄠邑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周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蓝田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西咸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宝鸡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渭滨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金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陈仓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凤翔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岐山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扶风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陇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千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麟游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凤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太白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宝鸡市高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咸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秦都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渭城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兴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武功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泾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三原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礼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乾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永寿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彬州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长武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旬邑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淳化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铜川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王益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印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耀州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宜君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铜川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渭南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韩城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大荔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华州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澄城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白水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蒲城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临渭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华阴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富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潼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合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渭南高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延安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宜川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黄龙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延长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吴起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黄陵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富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宝塔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延川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安塞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志丹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子长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甘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洛川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榆林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榆阳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神木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府谷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横山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定边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靖边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绥德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米脂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吴堡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清涧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子洲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汉中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汉台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南郑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城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洋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西乡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宁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略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镇巴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留坝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佛坪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安康市教育体育局 |
|
汉滨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汉阴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石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宁陕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紫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岚皋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平利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镇坪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旬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白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商洛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商州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洛南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丹凤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商南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山阳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镇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柞水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杨凌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