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段维佳)7月18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举行的“2025年上半年河北省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2025年6月末,全省支持受理数字人民币的商户286.7万个,较年初增长6.4%;开立个人钱包2515.9万个,较年初增长12.1%;对公母钱包114.8万个,较年初增长31%;累计消费金额255.3亿元,总业务金额2148.5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26.4%、32.2%,各项数据稳步增长。
2025年5月,数字人民币创新生态平台落地雄安。张睿 摄
优化完善协同工作机制。积极发挥省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制定《2025河北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要点》《2025年河北省数字人民币应用工作指引》等文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新增3家成员单位,26家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各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协调多个成员单位通过制定办法、加强督导、内部考核等形式对本系统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进行安排部署,各重点领域数字人民币协调机制不断完善。
持续拓展受理场景。有序拓展重点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联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住房公积金领域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通知》,协调省国资委推动所属企业电费、贷款等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累计缴纳电费62.38亿元,贷款18亿元,协调省交通运输厅持续推进公交、机场、驾培、出租车等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省公安厅在保定开展车驾管业务规费试点,实现收费窗口数字人民币支付应用全覆盖。“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地完成多笔交易,单笔最大额度达3.4亿元。
进一步扩大财政领域应用。持续扩大工资代发等财政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保定、邢台、唐山、衡水、邯郸等地财政部门率先制定财政领域数币代发方案,分阶段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数字人民币工资代发广泛覆盖,唐山、衡水数字人民币工资代发范围由市直部门扩大到县域。截至2025年6月末,全省共2378家单位使用数字人民币发放工资,金额200.5亿元。
在2025年廊坊经洽会宣传推广数字人民币。李菲 摄
不断打造特色创新场景。发挥数字人民币即时结算、可追溯、智能合约等特点,实现了多项数字人民币预付费资金监管创新场景。河北省工信领域和雄安新区“数字乡镇”试点成效显著。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在全省范围内常态化开展数字人民币宣传推广活动,依托廊坊经洽会、各文体赛事等平台,广泛开展特色宣介。2025年上半年,全省共开展惠民红包活动147次,投入直接营销费用405万元,带动消费3000余万元;共开展宣传培训活动2158次,发放宣传材料10万份,参与人数达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