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记者在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2025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牵头出台深圳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实施方案并推动落实。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徐潇潇)7月22日,记者在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2025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牵头出台深圳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实施方案并推动落实。
据了解,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创新模式、用好政策工具,突出科技创新、提振消费、民营小微等重点,形成科技、普惠贷款余额2个“2万亿”,绿色、数字经济贷款余额2个“1万亿”的信贷格局,规模居全国各城市前列。
一是聚焦重点做优科技金融。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等实践场景和规则体系,推动“腾飞贷”“科技初创通”等科技信贷创新模式增量扩面,102家企业签约“腾飞贷”36亿元,“科技初创通”助力3761家企业获得贷款48.4亿元。优化科技型企业债权和股权融资协同衔接机制,多举措推动深圳企业“全国首批”亮相债券市场“科技板”,9家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合计207.5亿元;联合市财政局探索“种子基金+种子贷”支持体系,已助力153家早期科技企业获贷1.3亿元。
二是开拓“蓝海”推进绿色金融。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围绕气候投融资和近零碳排放试点开展融资对接,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一批绿色基础设施、绿色能源项目建设,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87.5亿元,带动碳减排395万吨。锚定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目标定位,探索构建“全链条、多维度”的蓝色金融服务体系。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国有大行发挥各自优势,聚焦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工程和装备等加大信贷支持,推出“蓝海惠贷”“养殖贷”等海洋金融产品,支持深圳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6月末,绿色港口和航道、绿色船舶制造、绿色渔业等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5.4%。
三是完善生态做实普惠金融。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机制,提升融资可得性和可持续性。依托“信贷+征信”,发挥政务数据赋能作用,“个体通”“小微通”“深质贷”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11万户,发放贷款超33亿元。政银担协同推进“跨越贷”试点,推进“创新积分制”、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等联动,筛选首批1000家“无贷户”名单,已有25家企业获批贷款超7000万元。截至2025年6月末,深圳民营经济贷款余额4.26万亿元,较年初新增849.75亿元。
四是抓住供需做好提振和扩大消费的金融服务。落实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牵头成立深圳市金融支持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专班,强化政策联动。指导金融机构用好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精准支持住宿餐饮、文旅体娱、教育养老等服务领域,新发放贷款金额103.78亿元。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好“创业担保贷+稳岗扩岗专项贷款”政策组合拳,支持居民就业增收,增强消费能力,为近8000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发放贷款余额超290亿元。
五是丰富场景推进数字金融。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累计开立数币钱包近3000万个,累计签约预付式经营机构3800家、管理预付资金近31亿元。推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在跨境领域的应用,在前海落地首笔“大宗商品交易+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指导地方征信平台推出50余款征信产品,数据赋能促成企业获得融资57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