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召开2025年第3季度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5年上半年四川金融运行情况、存款保险制度十周年四川工作成效、四川推广应用资金流信息平台阶段性成效等内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了解到,四川省存量贷款利率持续创历史新低,6月末已降至3.92%,同比下降46个BP。
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刘嘉魁 摄
上半年四川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超万亿元
据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调查统计处相关负责人通报,截至6月末,四川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4万亿元,同比增长10.8%,高于全国同期增速2.2个百分点。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03万亿元,同比多增2893亿元。
截至6月末,四川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高于全国同期增速4.8个百分点。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9062亿元,同比多增1336亿元。贷款投放节奏平稳,近一年贷款增速保持在11%~12%的合理区间,今年3月以来贷款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11.6%的水平,金融稳固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上半年,四川省金融系统加力支持“五篇大文章”“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挖掘信贷增长点。
5月末,科技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1%,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贷款分别增长29.2%、23.2%、21.6%。
6月末,四川省第三产业贷款同比增长14.5%,其中批发和零售业贷款同比增长31.1%,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25.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24.2%,均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普惠领域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9%,其中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增长21%。
金融支持消费持续发力,住户一般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15.1%,较年初增加274亿元。聚焦支持实体经济和重点项目建设,实际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2%,实际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中长期贷款余额2.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574亿元。
近年来,四川省各类市场主体贷款利率持续走低。2025年6月,四川新发放企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依次为3.93%、3.89%和3.01%,同比分别下降34个、44个和41个BP,居民和企业贷款利息负担进一步减轻。
四川省17家主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均已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业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在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银行业稳健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发布会上,据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金融稳定处相关负责人通报,截至2024年末,存款保险制度50万元的偿付限额能为四川省99%左右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障;通过大规模常态化向公众宣传普及存款保险制度内容,增强了存款人对中小银行机构的信心,有效防范和降低了银行挤兑风险;通过监测预警、现场核查、风险警示、早期纠正等措施及时揭示风险,推动中小银行风险持续收敛。
2015—2024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3.23%,金融机构存款、贷款规模分别增长123.13%和203.81%。其中,法人银行资产规模增长154.57%,存款、贷款规模分别增长185.12%和265.69%。
此外,在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征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还通报了资金流信息平台推广应用阶段性成效。
据了解,资金流信用信息是中小微企业重要的信用信息之一,为解决金融机构跨行共享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的难点堵点,中国人民银行开发建设了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
自2024年10月25日平台上线试运行至今,四川天府银行、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四川银行、成都银行等17家主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均已正式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其中6家银行机构已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发放了42笔贷款,金额4.87亿元;已接入机构所开立的企业账户数占全省法人银行机构企业账户总数的95.75%。
截至6月末,四川省银行机构在资金流信息平台累计查询资金流信用信息2.11万笔,依托资金流信用信息促成贷款2677笔、金额136.72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为39.56%。其中,二季度查询量比一季度增长215.52%,二季度促成贷款金额比一季度增长149.25%。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