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上海总部7月24日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公布上半年上海金融运行数据。数据显示,上海金融市场呈现积极变化,个人住房贷款需求明显回升,外资对境内股票投资态势转暖。6月末,上海全市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2.85万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
个人住房贷款需求显著回升
住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7%,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呈现明显回升态势,增速自去年10月转正后持续攀升。这一变化反映出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的积极信号。
非金融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5%,从增量角度观察,上半年非金融企业贷款增量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5.2%,构成信贷增量的核心部分。贷款投向结构持续优化,资金主要流向科技、普惠等重点领域。6月末,信息技术业、科研服务业、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8.9%、19.7%和14.9%。
融资成本方面呈现稳中有降的特征。6月份,上海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74%,较上年同期下降49个基点,处于历史低位。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较上年同期下降56个基点,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负担。
外资对境内股票投资明显回暖
上半年,上海涉外经济保持活跃状态,涉外收支总额达2.7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涉外收入1.3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涉外支出1.4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
境外投资者持续加大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力度,体现出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长期企稳向好的信心。外资净增持境内债券保持较高水平,更为显著的是,外资对境内股票投资出现明显回暖。这一投资态势由去年同期的净流出转为今年的净流入,5月以来外资买入境内股票的力度有所增强。
货物贸易收入稳步增长,展现出外贸发展的持续韧性。上半年,上海市外贸企业克服外部压力,货物贸易项下收入同比增长21%。在全球贸易壁垒加深的背景下,外贸企业加快多元化市场开拓步伐。上海市对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分别为16%和42%,同比分别增长24%和20%。
企业汇率避险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外汇套保率同比提升。上半年,上海辖内签约口径外汇套保比率为42.2%,同比上升4.7个百分点,达到历史较高水平。跨境人民币结算量持续增长,跨境人民币收支总额16.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占全国比重为46.5%,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