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茶人雅士谈及六安,鲜醇回甘的六安瓜片便如水墨丹青在思绪中徐徐展开,饕客们则沉醉于霍邱鹅肝的细腻脂香。而当下,丁集婚纱礼服正以银针彩线为笔墨,织就了六安的浪漫图腾,成为这个小镇火出圈的一大法宝。
创新铺就返乡创业路
丁集镇与婚纱的缘分,始于400公里外的苏州虎丘。虎丘曾是我国婚纱主要产出地之一,也是20世纪90年代丁集人外出打工的主要集聚地。
2018年,苏州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丁集镇政府瞄准此次机遇,引入集团公司投资建设并运营婚纱产业园。丁集人开始陆续将工厂、店铺搬回家乡,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镇上新注册婚纱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超800家。
金宝婚纱的创始人金总就是返乡创业的丁集人之一。在家乡,他认购了3000平米的厂房扩大生产,又在虎丘婚纱城租下独栋小楼布局销售,但资金紧缺成了致命问题。
为配合做好苏州婚纱产业转移,满足丁集婚纱生产企业资金需求,建行六安市分行通过多轮调研婚纱产业客群需求,创新推出“婚纱贷”产品。该产品受众为返乡创业的客群,根据返乡再创业前的经营流水、销售收入等情况、以及当前在手订单等要素综合考量,明确企业符合准入条件后,企业即可申请贷款。
金宝婚纱便是“婚纱贷”的受益者。“店铺扩大了,销量跟着上去了,厂子也搬回了丁集,每个月的利润最多提升了三成。”350万元贷款的顺利发放让企业度过了难关,金总返乡创业的底气更足了。
信贷赋能企业转型升级
2020年底,丁集婚纱产业园(一期)正式交付,一座涵盖辅料加工、成品制造、会展展销、文化长廊等的婚纱小镇初具规模。
老许的婚纱厂是丁集婚纱产业升级的缩影。这位1994年就在苏州办厂的企业家,早在2011年就率先返乡,将一个废弃的砖厂改造成了丁集镇第一家婚纱厂。随着丁集婚纱的名声远扬,婚纱厂订单明显增多,最高峰时,老许婚纱厂的订单排到了三个月后。为此,他决定扩建婚纱厂,并更新设备。但老许手头上的资金明显不足。关键时刻,分行在实地调研后,为其办理了7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这笔贷款帮助老许的婚纱厂很快完成了机器更新。订单的顺利交付也让分行与老许之间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分行已累计为其发放流动资金贷款3400万元。
如今的老许不仅成立了自己的婚纱品牌,还为全国各地的2000多家经销商提供货源,生产制作的婚纱远销墨西哥、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
助力打造“跨界”新路径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丁集婚纱迈入了电商时代。小镇里的电商达人钟老板嗅到了新商机:新郎新娘母亲的“隐形刚需”。
“一次婚礼只需要一件婚纱,但“妈妈装”却需要购置两件。”钟老板盯上了“妈妈装”这一赛道。而采购新的布料、辅料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做不做这个“跨界”生意,让他一时难以抉择。
在获悉钟老板融资难题后,分行积极响应,结合调研结果,为其办理了330万元小微企业评分卡贷款业务。该贷款业务具有线上评分、系统自动生成申报书等特点,客户申请程序简便、审批时间短、业务效率高,精准匹配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此次信贷合作让钟老板成为了建行的“铁粉”,不仅在分行开立了主结算账户,还把员工的代发工资也交给了建行。如今的钟老板,坐拥12家网店,成为了当地电商的领航者。
从“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到标准化园区的产业集群,从传统农业小镇到年产值达24亿元的“浪漫产业”,丁集镇经历了数十年的光阴流转,而建设银行也以实际行动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共同书写着金融与产业“双向奔赴”的动人篇章。(供稿:袁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