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位于华盛顿总部的翻新工程,经过数年的筹划,终于在2022年启动了。然而,这个原本计划耗资19亿美元的项目,预算却迅速膨胀,最终达到了25亿美元,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诸如人力成本、维护费用、原材料上涨以及环境因素等众多隐性开支,使得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不得不面对来自各方的质疑。
自美联储提出翻新计划以来,这项工程的预算不断增加,最终成为政治争论的焦点。此次翻新涉及的主要建筑包括具有悠久历史的马里纳·S·埃克尔斯大楼以及紧邻的美联储东楼。最初的预算是19亿美元,但在经过一系列预算调整后,预算增幅超过了30%,直接引发了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批评,质疑美联储是否具备对财政的有效监管。
翻新项目自2017年开始规划,2022年动工,目的是将这两座老旧建筑改造为符合现代安全标准的办公空间,同时保留建筑的历史风貌。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不可预见的挑战增加了成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表示,翻新历史建筑本就充满争议。“没有哪个人愿意在任期内承担对历史建筑进行大规模翻新的责任,”他说道。尽管如此,他仍坚持认为这项工程具有其必要性。
根据美联储官方网站的描述,埃克尔斯大楼和东楼虽然已有近百年历史,却一直未进行过全面的翻修。大楼中的许多机械、电气及管道设施,至今仍然使用当年建造时的原始材料,包括含有石棉和铅的部分设备。最初,预算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疫情期间的通货膨胀、建筑成本急剧上涨以及一些意外的基础设施问题。
进入2021年,供应链紧张和大型建筑项目需求上升导致建筑材料价格飙升,尤其是结构钢等关键材料。与此同时,建筑行业面临的劳动力短缺也进一步推高了成本。美联储理事会在2025年预算报告中,已明确提到这些因素对项目成本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也加剧了成本。例如,工人在地下挖掘时发现了石棉污染,加上华盛顿特区湿地的特殊土壤结构,导致地下水位问题愈加严重,使得基建工程更加复杂和昂贵。更为棘手的是,华盛顿特区对建筑高度有严格限制,迫使施工团队不得不向更深的地下展开挖掘。这项复杂的地下工程也使得参与施工的公司荣获了2025年华盛顿建筑大会颁发的“逆境卓越成就奖”。
除了这些施工难题,设计监督委员会对翻新工程的美学要求也大大增加了成本。特朗普总统在任期间,要求建筑风格采用新古典主义,而美联储的建筑师原本提议使用玻璃材质来打造更现代化的外观。但特朗普任命的美术委员会成员坚持使用白色大理石,作为新建筑风格的象征。这种大理石产自美国佐治亚州,是美国国会大厦等地标建筑的常见材料。因此,翻新过程中,除了佐治亚州的大理石,美联储所使用的其他材料也必须是美国本土生产的。为了确保翻新后的建筑与原有的历史建筑风貌协调一致,许多施工工艺和材料都比其他非历史建筑更昂贵。
然而,这些隐性成本并非鲍威尔受到批评的主要原因。特朗普及其盟友指责美联储项目中的一些设施过于奢华,像是屋顶花园、VIP电梯和高档餐厅等,引发了外界对“浪费开支”的指责。对此,鲍威尔和美联储方面坚决否认这些指控。为此,美联储为证明项目的合理性,做出了进一步的调整,取消了对第三栋相邻建筑的翻新计划,并澄清了许多争议的项目内容。美联储解释称,所谓的“屋顶花园”其实是一个屋顶停车场,种植的是一些用于雨水管理的植物。
实际上,随着预算的不断膨胀,这一项目所面临的挑战也反映出美联储近几年在应对经济问题时所面临的困难:通货膨胀、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等问题仍在影响着各行各业。如今,美联储不仅要管理这些经济因素,还需向公众证明,这些因素在其总部翻新项目中的影响是不可避免且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