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范坤鹏 通讯员 张琦
初秋时节,河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工地车流涌动、机器轰鸣,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这个总投资278亿元的“巨无霸”,投产后将年新增产值200亿元,不仅承载着补齐中西部石化产业链的厚望,更是洛阳市制造业升级的强力引擎。
“项目建设急需资金支持,国家政策和金融机构的及时雨,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河南炼化财务部负责人说,为保证该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简称:央行洛阳市分行)主动作为,组织辖区金融机构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开展实地调研,为企业讲解设备更新贷款政策,跟进工程进度和融资需求。
央行洛阳市分行先后协调中国银行洛阳分行、建设银行洛阳分行量身定制服务方案,开辟绿色通道,高效授信放款。截至目前,已有5.73亿元贷款精准落地,有力保障了项目全速建设。
近年来,央行洛阳市分行坚决贯彻国家战略部署,紧扣洛阳产业脉搏,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强化政策引导与精准服务,引导金融资源源源不断涌向制造业主战场,以金融之“水”滋养产业之“木”,成效显著。
为助力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央行洛阳市分行成立专班、出台指导意见,引导信贷向先进制造、“两重两新”领域倾斜,并联合洛阳市金融、科技等多部门建立协作机制,疏通科技金融堵点。其中,工行洛阳分行重点服务洛轴集团,2024年以来累计放贷2.8亿元,当前贷款余额9.06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关键动能。
央行洛阳市分行还通过信贷推进会、政策落实会,督促金融机构优化资金供给,聚焦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企业融资等核心任务。工行洛阳分行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创新“轴承贷”,已为40余家轴承企业提供近亿元支持。
截至今年6月,洛阳市制造业贷款余额逾790亿元,较年初增加113.23亿元,同比增速超15%;信用贷款余额302.55亿元,同比增39.89%,企业融资效率显著提升。
针对中硅高科设备更新项目,央行洛阳市分行指定建行洛阳分行为主办行,建立“一月一银行一项目”机制,落地逾7762万元贷款,最低利率2.95%,助力企业投产氮化硅陶瓷轴承等国际领先产品,打破国外垄断,保障集成电路材料安全。这是为驱动产业升级,央行洛阳市分行推动金融机构用足货币政策工具,以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等举措的具体落地。
截至今年6月,洛阳市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57.98亿元、再贴现余额21.32亿元,工具使用量稳居全省前列;全市设备更新贷款签约金额和余额分别高达101.1亿元和26.8亿元,双双位居全省第一。科技企业贷款余额达555.1亿元,保持稳健增长。
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产业升级前景可期。
从石化龙头的昂首奋进,到“工业关节”的精密运转,再到半导体材料的攻坚突破;从政策组合拳的协同发力,到“轴承贷”等创新产品的破土而出,再到结构性工具对尖端技术的精准赋能,“金融血脉”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洛阳制造”的筋骨。
“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引领金融资源向制造业汇聚、向创新前沿涌动、向产业升级赋能,为擦亮‘洛阳制造’品牌、建设制造业强市,构筑起坚实有力的金融支撑。”央行洛阳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数字货币概念股午后异动,神州信息涨停高伟达涨超10%
下一篇:宁波银行被罚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