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直销银行退场!
9月23日,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优化管理及业务架构,该行将吸收合并下属全资子公司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邮惠万家银行”)。吸收合并完成后,邮惠万家银行的独立法人资格依法注销,同时,其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以及其他各项权利义务由邮储银行承继。
事实上,在邮惠万家银行被吸收合并前,国内共计两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另一家为中信百信银行。值得一提的是,原本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有望“三足鼎立”,但招商银行旗下的招商拓扑银行最终未能正式成立。
邮惠万家被邮储银行吸收合并,有望进一步降本增效
9月23日,邮储银行发布了董事会决议公告,其中显示,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吸收合并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的议案》。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同日发布了《关于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的公告》,详细说明了邮惠万家银行被邮储银行吸收合并事宜。
公告显示,为进一步优化管理及业务架构,邮储银行将吸收合并下属全资子公司邮惠万家银行。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邮惠万家银行的独立法人资格依法注销,其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以及其他各项权利义务由邮储银行承继。
另外,此事项已经邮储银行董事会2025年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还将提交该行股东大会审议,并报请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后实施。
邮储银行方面强调,邮惠万家银行为该行全资子公司,其财务报表已按100%比例纳入该行的合并报表范围,此次吸收合并不会对该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也不会损害该行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那么,此次邮储银行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的目的为何?该行解释,近年来,该行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数字化和集约化能力快速提升,以手机银行为主要服务渠道的格局已经形成,线上综合服务能力大幅增强。为有效利用资源,降低全行运营成本,该行拟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
具体来看,一是实现战略整合,吸收合并后,邮惠万家银行线上运营经验整合到邮储银行,是对邮储银行线上业务强有力的补充;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吸收合并后,邮惠万家银行的业务资源及人才队伍,将为邮储银行发展注入新动力;三是降低管理成本,吸收合并后,将有效降低邮储银行管理成本,有助于邮储银行将资源投入到互补性更强的领域,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成立时间不足4年,上半年同比减亏38.74%
公开资料显示,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7日,同年6月30日开业,注册资本50亿元,邮储银行持股100%,属于独立法人直销银行。
据介绍,邮惠万家银行定位“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大众”,依托“数据+场景”,构建开放共享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不仅丰富邮储银行服务场景,也为该行数字化转型积累经验。
邮储银行2025年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邮惠万家银行资产总额120.05亿元,累计注册用户数超2000万人。
在具体业务数据上,该行理财业务上半年品牌专区交易量超6900万元,环比增长330.70%。结算领域,围绕商贸客群支付结算需求,研发创设产品“惠商贸”,惠商贸业务累计服务7个省(市)9万余小微商户,助力小微商户经营发展。其中惠农品业务上半年在5个农业产区试点应用,解决农户“结算慢、对账难”问题,提高城乡农产品收购场景支付便利性。
从业绩表现看,上半年,邮惠万家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12.78%;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减亏38.74%。虽然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好转,但依旧难改短期亏损状况。
除了业绩,该公司在合规方面同样经受考验。今年7月,邮惠万家银行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监管罚款425万元。同时,时任该行场景金融事业部负责人兼营运管理团队主要负责人王某宇被罚款17万元。
成立不足四年,邮惠万家银行便被合并吸收,设立之时,邮储银行方面曾表示:“此为本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符合监管政策导向,符合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市场趋势,也符合本行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将有利于提升本行服务水平及服务效率,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践行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仅剩1家,多家银行已调整直销银行渠道
事实上,在邮惠万家银行被吸收合并前,国内共计两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另一家为中信百信银行。
据公开信息,中信银行与百度2015年11月18日举行战略合作发布会,宣布共同发起成立中信百信银行。2017年9月,中信百信银行正式成立,此为国内首家独立法人模式的直销银行,注册资本为56.34亿元人民币。
此前,直销银行业务均在传统银行内部展开,而中信银行此次尝试的是以子公司独立法人的模式发起。
中信银行2025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中信百信银行累计服务用户超1亿户,其中新市民特征用户占比超50%;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11.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65%。
从资产规模看,截至6月末,中信百信银行总资产1195.16亿元,净资产94.52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9%和4.5%;从业绩表现看,其实现营业净收入28.75亿元,实现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64%和1.66%。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有望“三足鼎立”,但招商银行旗下的招商拓扑银行最终未能正式成立。
据了解,招商拓扑银行是由招商银行与京东科技旗下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70%和30%,于2020年12月获监管部门批准筹建。但在2022年7月,招商银行审议通过了撤回开业申请并终止筹备工作。
实际上,除了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近年来,传统银行内部设立的直销银行也未逃离被调整的命运。
比如,2017年8月,平安银行对其手机银行、直销银行、信用卡三大渠道App进行整合,推出平安口袋银行;工商银行2015年推出的直销银行品牌“工银融e行”在2018年被宣布停用;2019年,浦发银行将直销银行相关功能整合至手机银行;2021年,广发银行停止广发直销银行App服务。而在今年,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直销银行App相关服务将于2025年6月25日迁移至北京银行“京彩生活”手机银行App。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此前表示,监管政策趋严和业务同质化问题限制了直销银行的发展空间,从零开始做大一家法人银行的窗口期已经过去,新设持牌直销银行不再是好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