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陈莉霖、通讯员陈亮、李睿)9月24日从湖北省中晚稻收购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秋粮收购,我省入统企业的中晚稻收购量将达到200亿斤。目前,全省已备好244亿斤仓容,能够满足收购需要。农发行已落实首批信贷资金60亿元,后期将根据收购需要增加贷款额度,确保“有钱收粮”。
今年我省中晚稻产量保持稳中略增态势。据抽样调查,全省农户出售中晚稻进度已超过二成。
从省储备粮油集团获悉,自8月20日陆续开秤以来,省级储备粮对国标三等及以上粮食的收购价格,依据出米率不同,为每斤1.29-1.32元。截至9月24日,省级储备的中晚稻收购进度已完成15%。
为加强地方储备稻谷轮换收购价格指导,我省启动公开采购竞价交易“熔断”机制,地方储备稻谷直接收购和竞价采购价格实际成交价不得低于1.29元/斤的最低收购价,积极发挥引导市场作用。近日,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秋粮竞价采购专场成功为多家企业采购粮食3.7万吨,地方储备粮采购轮换逐步进入高峰。
省粮食局要求进一步统筹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储,严格粮食收购市场监督执法,同时,各地也要高水平服务粮食收购。去年,省粮食局在粮食购销微信小程序中增加了“预约收购”功能,能够实现企业收粮和农民售粮信息的提前对接,有利于减少无效排队,节约售粮时间。在今年中晚稻收购期间,为了推动线上预约和线下收购“两条腿走路”,对于收购入库实行多线作业的库点,将试点安排一条专线用于预约收购,现场灵活调配。
为确保中晚稻收购工作顺利推进,各市州发改委(粮食局)精心组织、提升服务。襄阳建立新稻收购价格日监测机制,在襄州、枣阳、宜城、南漳、谷城等5个重点县市区挑选10家企业开展日监测,实时掌握市场动态。
“华夏香丝、鄂中5号等优质稻收购价达1.70元/斤,呈现优质优价特点。”荆门市发改(粮食)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荆门推行企业直采模式,鼓励粮食加工企业与农民合作社、集体组织合作,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稳定供应链。国宝桥米今年订单面积达25万亩。截至9月22日,农发洪森、楚稻香、京和、新布局等稻米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收购量占当地中晚稻收购总量逾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