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即将达成重磅航空大单 370亿美元订单背后暗藏玄机
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近日透露,中美两国正在就一项价值370亿美元的航空大单进行最后阶段的谈判。据悉,这笔交易涉及500架波音客机,包括737 MAX、787梦想客机和777等主力机型,预计将在未来数周内敲定。
这一消息的发布时间点颇为微妙。就在9月19日晚,中美领导人进行了长达85分钟的电话会谈,双方商定在10月下旬重启经贸磋商。观察人士指出,庞德伟提前透露消息,反映出特朗普政府迫切需要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取得实质性外交成果。
这笔潜在交易规模惊人。若最终落地,将成为波音自2017年以来在华获得的最大订单。2017年特朗普首次访华时,曾促成300架波音飞机的采购协议。但时过境迁,波音在华市场份额已从2018年的50%骤降至不足30%,加之中国对波音飞机加征125%关税,导致90多架飞机订单积压。
对特朗普政府而言,这笔交易的政治意义远超过商业价值。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团队希望借此争取中西部铁锈带蓝领工人的支持,特别是密苏里、堪萨斯和华盛顿等波音生产基地所在的州。在这些关键选区,飞机订单意味着就业机会和选票仓。
近期中美贸易谈判的节奏明显加快。5月双方达成日内瓦协议暂停加征,8月特朗普在最后时刻同意延长关税休战期90天。进入9月后,两国互动更加频繁:先是元首通话,随后美国众议院代表团6年来首次访华,9月25日双方官员又在美财政部举行技术性贸易谈判。
这种加速谈判的背后是美国国内的经济压力。最新数据显示,美国7月CPI持续攀升,核心CPI创下半年最大涨幅。随着年底购物季临近,中国商品对美国市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若无协议达成,美国家庭将面临节日消费成本上升的压力,这无疑会给特朗普政府带来政治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对华政策出现明显调整,从全面施压转向有管控的竞争策略。这一转变源于对中美实力对比的重新评估。中国在新能源、电动汽车、5G等领域的领先优势日益明显,美国近期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补充报告首次承认需要在某些领域与中国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在9月的元首通话中,双方同意建立人工智能红色热线,这类似于冷战时期的核风险管控机制,表明两国都意识到在AI等前沿技术领域需要建立护栏。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模式可能成为未来中美关系的新常态。
面对美方的急切态度,中国展现出稳健的战略定力。中方明确表示不会接受捆绑交易,坚持订单与政治议题分开处理的原则。中国手中的谈判筹码也今非昔比:国产C919客机已投入商业运营,预计到2026年年产能将达75架;空客A320neo在中国窄体机市场的份额预计2024年将达60%。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波音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每架波音飞机约30%的零部件来自中国,包括起落架、机身结构等关键部件。这种相互依存的产业关系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谈判筹码。
尽管庞德伟对数周内达成协议表示乐观,但分析人士指出,中美之间仍存在诸多待解难题,包括关税问题、农产品采购以及中国制造业产能等核心议题。这场涉及巨额商业利益和地缘政治考量的谈判,最终结果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