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率高企、就业承压的当下,美国消费者正不得不告别信用卡消费模式,转向更为审慎的财务管理。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信用卡消费增速正显著放缓。今年上半年,美国人的借记卡支出同比增长6.57%,而同期信用卡支出仅同比增长5.65%。
对于美国这样一个信用卡消费文化极其发达的国家而言,这一变化具有标志性意义。从去年年底开始,美国人的信用卡开支增速就落后于借记卡,逆转了此前14个季度信用卡开支增长高于借记卡的连续走势。在2022年消费高峰期,美国人的信用卡开支增速甚至比借记卡高出7倍多。如今趋势逆转,折射出美国经济环境的深层调整已经开始影响消费者的财务习惯。
推动这一转变的核心因素之一是持续的高利率环境。目前美国信用卡平均年利率高达22%,远高于一般个人贷款利率。在通胀压力高企、生活压力骤增的当下,许多消费者倾向于申请低息个人贷款以置换高成本的信用卡债务。今年第一季度,美国个人贷款发放同比增长18%,总额达到创纪录的2570亿美元。
短期看,这一转变有利于降低信用卡欠款金额,缓解信用卡还款压力;但长期看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个人债务问题。美国信用报告机构环联公司发布的报告提醒,从信用卡贷款到个人贷款的变化本质上是一种债务置换行为。相较于前者,后者的利息压力确实更小,但本金压力非常不均衡。待个人贷款进入下一个批量还款周期,贷款人的债务情况可能会突然恶化,甚至陷入“债务循环”的困境。
核心因素之二是高度不确定的美国贸易政策。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研究显示,截至7月底,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已达18.3%,为1934年以来最高水平。预计关税将使2025年美国家庭平均支出增加2400美元,服装与鞋类价格短期涨幅或超30%。该预算实验室提醒,价格传导之下,中低收入家庭负担明显加重,中低收入群体将不得不仔细计算每一笔开支,包括利息成本,这也是有更多人选择依赖个人贷款维持基本生活的原因所在。
核心因素之三是正在降温的就业市场。根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7月美国非农就业增加7.3万人,低于市场预期,此前数月,该数据亦出现大幅下修。7月失业率升至4.2%,劳动参与率下降,多行业出现裁员潮,居民收入预期持续走弱。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人群中,年轻群体的就业压力最大,偿债压力也尤为突出。纽约联储银行发布的报告指出,今年第二季度,在18岁至29岁美国信用卡持卡人的逾期金额中,近10%为90天以上的逾期,40岁以下人群逾期率也“异常偏高”。收入降低叠加偿债压力,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减少使用美国信用卡消费。
与此同时,此前“先买后付”等新型信贷模式在美国年轻群体中快速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信用卡消费。“先买后付”是美国电商平台广泛采用的一种支付方式,其特点有点类似于零首付或者低首付。在这种模式下,虽然消费者初期支付压力较小,但后期还款压力较大。而且,因为痛苦指数较低,很多囊中羞涩的消费者会很难控制自己“剁手”的欲望。最终,多重债务叠加反而进一步放大偿债风险。美国金融科技公司“快乐财富”的调查表明,42%的消费者因担忧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出现焦虑情绪,对心理健康、工作表现及社会交往产生了负面影响。
这一系列变化正在重塑美国消费者的财务价值观。美国金融业监管局的报告显示,目前仅有略超半数的持卡人坚持每月全额还款,超过40%的消费者存在部分还款或仅偿还最低金额的行为。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将保障日常开支、减轻债务压力与加大储蓄力度列为首要财务目标,显示出由“扩张消费”向“防御型财务”的集体转向。
从历史维度看,美国信用卡消费退潮尤其值得关注。多年来,美国消费经济长期依赖家庭信贷扩张支撑。从18世纪信用赊购萌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策体系积极鼓励借贷消费,信用卡不仅是支付工具,也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不过,进入新世纪以来,这个发动机却出现了“失控”迹象。受业务扩展压力影响,发卡机构普遍通过联名卡策略、弹性还款设计以及债务转移优惠等方式刺激消费信贷需求,许多“边缘信用群体”均成为发卡机构的新客群。其结果是,信用卡债务总额持续扩大,违约率持续攀升,最近几年更是多次刷新历史纪录。一些经济学家批评发卡机构的“债务魔术”精巧而危险,美国已陷入“借债支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新债覆盖旧债”的闭环,18万亿美元的家庭债务与37万亿美元的国家债务复杂交织,共同构成美国经济难以治愈的结构性顽疾。
当前信用卡消费退潮,本质上正是美国经济内生动力与结构矛盾的显性化。尽管美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有所反弹,但消费与投资等核心动能已表现出疲软态势。国际信用评级公司惠誉预计,2025年至2026年美国消费者支出增速预计仅为1.8%,较2024年的2.8%大幅下降。美国消费者正在削减非必要支出,倾向于选购平价商品的现象已延伸至日化、医疗等基础消费领域。一家做牙齿正畸的企业透露,最近有不少病人推迟了正畸安排,还有人退掉了更昂贵的隐形透明牙套订单,转而选择普通的金属牙套。日化产品巨头宝洁也表示,美国人在购买生活必需的日化产品上的开销正在减少,集团旗下价格相对偏高的子品牌销量降幅更大。
美国经济正面临深刻的模式重构,既要维持消费拉动增长的传统路径,又须应对债务持续积累带来的金融风险。在高利率、高关税并存的背景下,消费者从信用卡转向借记卡,不仅是一种支付方式的变化,更是经济理性驱动下的被动调整。长远来看,如何摆脱对债务驱动型增长模式的过度依赖,推动经济发展走向更可持续的平衡轨道,将成为美国经济必须面对的命题。(作者:孙昌岳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