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印度媒体报道,美国汽车巨头福特正在重新考虑自己设在印度钦奈的工厂命运。大概率不是复产而是跑路,这对印度制造的梦想又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我们先来看一看福特公司在印度的生产情况,其实福特进入印度并且设厂的时间还是挺早的。1996年,福特就在古吉拉特邦萨南德和泰米尔纳德邦的钦奈设立了工厂。但是因为产品不适合印度市场,所以一直都没有能够打开局面。运营了25年后,福特在印度乘用车市场的份额不到2%。从2011年到2021年,福特在印度累计亏损超过20亿美元。
【福特钦奈工厂大概率不会复工】
于是在2021年9月,福特印度公司宣布先关掉萨南德工厂,在2022年又关掉了了钦奈工厂。为了遣散大约4000工人和办理其他法律手续,福特公司还要再掏20亿美元善后。这样印度从美国福特那里一共赚了40亿美元。
【福特印度工厂曾经雇佣了不少当地人】
美国通用公司、哈雷戴维森公司等美国机动车企业在印度市场上也混得不好,分别在2017年和2020年停止了在印度的生产,并大规模缩减销售业务。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美式机动车理念与印度市场的需求不匹配。在印度市场上,大行其道的是日本铃木和韩国现代所开发的一些低价小型车辆。
其实美国汽车在其他市场上水土不服的问题,并不是仅仅涉及印度。在中国市场上福特汽车混的也不算太好,之前曾经热销的一些型号。如今已经停产了。那么福特公司为什么不放弃中国市场呢?因为在这里,它还可以生产和销售一些高利润的大型车辆,比如锐界、猛禽、蒙迪欧、致胜之类。福特还推出了一批混动车型和全电动车型。换言之,福特公司是愿意为了中国市场去做调整和适应的。那么他为什么不愿意给印度市场做出这样的努力呢?
【大门紧闭的印度福特工厂】
在福特公司打算放弃钦奈工厂的同时发生了另外一个新闻。印度2025年4月至9月的苹果手机出口额达100亿美元,同比增长75%,首次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智能手机供应国。
看到这个数据,中国人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正是一大批中国手机企业当年轻信了印度政府的投资承诺,在印度建立了完整的手机供应链。给自己培育起了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不但如此,印度企业甚至已经开始向手机关键零部件进军。如果这个进程不发生大的波折,那么印度手机供应链的全国产化是指日可待的。
可是在汽车供应链上却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在试图进入印度市场的过程中,遭到了百般阻挠。中国政府也及时出手,阻止了企业向印度转移技术和产能。
这样一来,外国汽车公司就算想在印度搞本地化,也是没有产业基础的。马斯克受到了印度政府多次邀请,前往考察特斯拉汽车的销售与生产条件。几经考虑之后,这位首富还是放弃了。
所以福特之所以考虑撤出印度,和中国的产业转移政策是有直接关系的。这里既然没有供应链,那还不如去其他地方。
那么福特公司打算如何推动自己在新能源时代的研发生产呢?福特在中国已经设立了南京研发中心和上海设计中心,充分利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大配套能力。考虑到中美关税战还没有尘埃落定,福特公司需要另找一个地区设立海外研发中心。
据报道,福特已经决定在欧洲投资数百亿美元,其中包括在德国科隆开展电动汽车计划,在英国设立零部件制造中心和高密度电池研发机构。虽然欧洲也面临着新能源产业链的不完整问题,但是毕竟比印度的基本要好多了。况且从汽车工业的本土研发能力来说,欧洲还不见得比美国更差。
【福特也在向新能源转型】
福特的决定对于莫迪政府来说是双重打击,首先是这几百亿美元的投资跑路了,几千人的制造业岗位再也没有希望,相关配套供应链的建立也成了梦想。更重要的是,福特是美国的老牌财团,和政界有着深厚的关系。如果能恢复福特工厂,就有了一个修复印美关系的抓手。如今福特大概率弃印度而去,不知道莫迪的巴拉特赢学该如何讲述这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