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南宁、柳州、梧州等市在停车场、旅游景点、商超、餐饮等场所使用“支付即开票”发票管理新模式,累计开具数电发票231.63万份,开票金额价税合计9.72亿元,获得企业和消费者好评。
数字赋能 民生消费体验“提速”
过去,车主停车开具发票,需要先扫码缴费,再扫描开票码手动输入信息,流程繁琐且易排长队。如今,在停车场上线“支付即开票”功能,车主只需一次扫码支付,电子发票即可“秒开”到手机,全程不到10秒钟,实现“离场不等待,开票不折腾”。柳州市已在24个停车场上线该功能,截至目前,累计开具发票77万余份,显著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南宁金桥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管理着五洲交通大厦商业停车场,拥有超1000个车位。该公司财务经理梁亮表示:“接入系统后,企业无需专人开票,人力成本显著降低,系统自动归集数据,也能减少误差。”数据显示,该企业开票量提升35%,电子税务局自动归集开票数据并预填申报表的功能,使企业财务人员每月节省约40%的报表填报时间。
解决“小额开票难”痛点,在玉林市税务局以餐饮行业为试点后,容县意创餐厅负责人韦栋严再也不用愁“忙时抽不开手开票”。顾客支付宝扫码付款后,发票通过“发票管家”自动生成,还能随时修改抬头。市民马先生称赞:“付款马上拿票,速度杠杠的。”
“支付即开票”既让企业告别“富余票”诱惑,也让消费者握有“维权码”。在河池市,广西恒东物业公司通过“支付即开票”实现了物业费缴纳与开票同步,将以往十几分钟的人工开票流程压缩至不到1分钟,显著降低了错开、漏开率,有效提升了业主满意度、认同感。
“码”上焕新 特色产业管理“增效”
“支付即开票”服务不仅便捷了消费者,也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花农雷大爷感慨道:“以前卖花得揣着零钱,生怕丢了。现在扫码卖花,钱马上就到银行卡,电子发票直接发到手机,心里踏实多了!”
在横州市茉莉花产业中,“扫码结算、线上支付、即时开票”的全流程智能化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交易中的堵点。某企业负责人表示,面对每日数万斤茉莉花的收购量,“支付即开票”功能使合规经营更有保障。
横州市税务部门衔接“数字农人”与“数字茉莉”系统,服务花农上万人,为传统农业注入了“智税动力”。截至目前,该服务已推广至13个市场和8个收花点,注册花农9.11万名、企业510家,日开票量最高达1.6万笔、交易茉莉花304.26吨,为传统农业插上“数字翅膀”。
在贵港市港南区,该服务延伸至木材、羽绒、商超零售等行业。木材厂老板老周以前收购木头要“收账户、打款、逐笔整理开票,折腾小半天”,现在手机付款后,农户到账与发票生成同步完成。
当地还开出自治区商超零售领域首张“支付即开票”数电票,推动行业从“人工繁琐”转向“数字智能”。一家连锁超市的店长坦言,过去节假日高峰期,顾客排队开票常导致服务台拥堵,手动录入信息易出错。现在顾客支付后电子发票自动发送至支付宝“发票管家”,收银效率大幅提升,单笔交易时间缩短近83%。
智慧税务 文旅服务品质“升级”
今年暑期旅游旺季,各地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梧州市龙母庙景区成功开具广西首张旅游景区的“支付即开票”数电发票。
梧州龙母庙景区作为两广知名景点,2025年7月前已接待游客约5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6.95万元。广东游客廖女士感慨:“以前要逐项填个人信息,现在付款就收票,省了大量时间”。
梧州市税务部门预计年底将“支付即开票”扩展至全市10个知名景点。景区负责人表示该政策落地,将减少40%开票人力,节约成本可投入服务升级,还能提升文旅市场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跨区域消费。
崇左市大新县明仕景区同样受益。该景区此前非工作时段游客需次日跑服务台开票,如今线上操作不到一分钟即可完成。景区负责人表示:“游客无论白天还是深夜离场,均可通过手机自主开票。这既让游客行程更顺,也降低了我们的管理成本。”(许荩文、蒋波、袁双兰、杨菁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