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土耳其购买欧洲“台风”战机的价格再次让人震惊。10月27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英国首相斯塔默达成了一项总价值80亿英镑的台风战机采购协议。根据协议,土耳其将从英国购买20架最新型TR4型“台风”战斗机,单架台风的价格达到了创纪录的4亿英镑,这个价格实在太高了。即便是五代机,甚至是六代机,价格也不会这么贵。这个价格根本不是买战机,而是被迫接受高价的交易,土耳其虽然咬牙答应了这笔交易,但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当初的选择埋下了祸根。

先来看看这个价格到底有多离谱。德国2025年与英国签订的20架台风合同,总价43.5亿美元,单机价格约为2.18亿美元;而卡塔尔去年底增购的12架台风,单价也仅为3亿美元。更让人讽刺的是,五代机F-35的外贸价格反而更加亲民,捷克购买的24架F-35花费了56亿美元,单机价格为2.33亿美元;罗马尼亚购买的32架F-35,单机价格更低,只有2.25亿美元。换句话说,土耳其购买一架台风的费用,足够购买两架半F-35。

即使按照未经证实的消息,将这80亿英镑拆分出54亿用于采购新战机,单价仍然比卡塔尔贵了20%,比德国贵了65%。这样的溢价幅度,在全球军购历史上实属罕见。

土耳其为何会陷入这样的困境?要追溯到2019年那场震动全球的军购风波。当时,埃尔多安政府顶住了美国的巨大压力,强行采购了俄罗斯S-400防空系统,触碰了北约的“红线”。美国随即宣布将土耳其踢出F-35联合研发项目,不仅拒绝交付土耳其已付款的战机,还禁止土耳其企业参与F-35供应链。这一举措彻底切断了土耳其获得五代机的最佳途径。毕竟,土耳其原本是F-35项目的第三级合作伙伴,不仅可以优先购买战机,还承担了机身复合材料等关键部件的生产任务,但现在,土耳其连F-35的任何合作资格都没有了。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土耳其被踢出F-35项目的同时,希腊趁机加速军备升级,敲定了24架F-35A的采购合同,并预计首批战机将在明年初交付。此外,希腊还从法国订购了18架“阵风”战机,其中6架已经在今年上半年到货。面对这些,土耳其空军的主力仍然是上世纪80年代服役的F-16C/D Block40/50,代际差距让土耳其在东地中海的空中对抗中处于不利地位。

更为棘手的是,尽管土耳其的“可汗”隐身战机已经亮相,但官方承认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投入战斗,短期内根本无法填补战力空缺。在这种紧迫的局势下,土耳其的战机采购选项变得极为有限。美国国会连续三年否决了土耳其采购F-16V及升级套件的提案;俄罗斯的苏-57虽然性能不差,但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若购买俄制战机将面临严厉制裁;至于中国的歼-35,考虑到地缘政治风险和武器兼容性,土耳其短期内也难以考虑。因此,欧洲的“台风”战机成为了土耳其唯一的选择,而英国也很清楚土耳其的困境,早早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

BAE系统公司作为“台风”战机的主导承包商,完全掌握了价格议价的主动权。据悉,这份80亿英镑的合同除了包括20架新战机外,还捆绑了五年的维护、飞行员培训以及部分技术转让等内容,尽管如此,价格依然高得离谱。更为耐人寻味的是,土耳其还打算从卡塔尔和阿曼各购买12架二手“台风”,但要通过英国签署合同,这种不合常理的操作背后,极有可能是英国在中间抽取了高额佣金,进一步提高了成本。

尽管如此,土耳其也别无选择。东地中海的能源争端、与希腊的领土争议,以及北约框架内的军事需求,迫使土耳其急需更新战机。根据土耳其空军的评估,现有的F-16战机虽经过多次升级,但面对具备隐身能力的F-35时,换机比率可能达到1:8,甚至更糟。如此悬殊的差距,让土耳其在与希腊的对峙中缺乏足够的信心。因此,尽管“台风”战机价格虚高,至少能够在短期内弥补一些战力缺口,总比没有战机强。

然而,这次军购揭示了土耳其在国防自主方面的致命短板。作为北约第二大军事力量,土耳其长期依赖外购武器,国产化率不足30%。虽然近年来土耳其大力推进“国防工业国产化战略”,推出了“阿尔泰”主战坦克、“阿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等装备,但在航空发动机、雷达系统等关键领域依然受制于人。“可汗”战机的研发就多次因核心部件进口受阻而延期。此次高价购买“台风”战机,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给国产战机研发争取时间。

不过,这笔交易也并非全无收获。土耳其国防部长居莱尔透露,协议中包括了英国协助土耳其升级本土航空工业的条款,未来可能参与“台风”Block4版本的后续研发。这可能会提升土耳其的战机制造能力,但代价却极为沉重。80亿英镑相当于土耳其全年国防预算的15%,这笔钱本可以投入更多国产装备的研发,却要为别人的溢价买单。

总的来说,土耳其这次成为“冤大头”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美国的制裁和希腊的军备竞赛把土耳其逼到了墙角;内部,国防自主能力不足使得土耳其失去了谈判的筹码。这也给其他依赖外购武器的国家提了个警示:没有核心技术支撑,即使军事力量再强大,也只是空中楼阁。对于土耳其而言,眼下只能寄希望于“台风”战机的实际表现能够对得起这个高价,同时加快国产战机的研发进程,否则下一次面对类似困境时,恐怕连被宰的资格都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