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夏之交,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吹来一阵“氢风”。
伴随着全国首台商用氢能火车头的一声鸣笛,多辆49吨级氢能重卡及4辆8.6米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先后驶出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园区。此举不仅标志着贵州美锦华宇“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从稳产迈向扩能新阶段,更成为六枝特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动能。

据了解,这是西南地区首条氢能公交示范线路,标志着六盘水市氢能全产业链的突破,以“零排放、长续航、低成本”的独特优势,开启城市交通的低碳新篇章。图为氢能公交车、氢能卡车。(图/郭立)
为什么要发展氢能产业?六枝特区发展氢能有何优势?这都还要从一块煤说起。
在贵州美锦华宇,焦煤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在科技加持下能变成新资源。“该项目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大型焦炉清洁生产工艺和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技术,能从焦炉煤气中提出纯度高达99.999%的高纯氢。”贵州美锦华宇负责人孙乾说,干熄焦装置和余热锅炉还能回收利用焦炭显热,通过汽轮发电机组就能为中心城区供暖供热。

美锦华宇通过分离、转化、合成,从焦炉煤气中得到合成氨,开发出化肥等下游产品,形成“煤—焦—化”产业链;运用深冷分离工艺从焦炉煤气中分离出液化天然气,形成“煤—焦—气”产业链,持续为地方提供优质能源;利用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技术进行焦炉煤气精深加工,生产纯度高达99.999%的高纯氢,形成“煤—焦—氢”产业链,为后端氢能源综合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在这里,一块焦煤就是这样被“吃干榨尽”的。图为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园区。(图/郭立)
新技术还能用焦炉煤气制合成氨,这是生产硝基水溶肥的核心原料。于是,贵州金兰盛锦新材料有限公司顺着“氨的气味”来到六枝,在贵州美锦华宇旁边建起厂房。只需建设一根管道,合成氨就能从贵州美锦华宇来到金兰盛锦生产车间。离得越近,生产成本越低。
画面转移至水城化工园区,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建设正酣。水城丰富的煤炭储备是项目落地的主要原因之一。该项目是贵州能源水城“煤—焦—化—电”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多能互补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的一部分,随着200万吨/年煤焦化、264万千瓦新能源等项目逐步建成,将进一步强化全省战略性基础性能源的保障能力。
立足煤、做强煤、不唯煤。六盘水正大力挖掘新能源产品,促进六枝、水城、盘北等化工园区建设,并形成“一园一特色、多园联动发展”的空间格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郭立
编辑 桂榕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