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瑞财经 曾树佳
小红书悄然拿下了一张支付牌照。
工商信息显示,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支付”)的法定代表人,由茅蔚变更为王闰,其原本的6大股东,也均一口气撤退了。

变更后,宁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宁智信息”)则成为了东方支付的唯一股东。
宁智信息成立于2019年1月,归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法定代表人为章子琦。该公司由小红书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东方支付于2011年5月,便获得了中国人民银行首批发放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其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有效期至2026年5月2日。
小红书在眼下节点,拿下支付牌照,并将东方支付的注册资本,从1.21亿元增加到2亿元,这步操作是有深意的。
目前,东方支付的续展窗口期仅剩半年,而依据《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要求,需将注册资本增至2 亿元,才能满足续展条件。
由此可见,毛文超是想为这张支付牌照续展,将其作为长期规划中的一枚棋子。
而其看中“储值账户运营Ⅰ类”的业务类型,也是有讲究的。
该业务类型,是对非银行支付机构业务进行细分后的一个类别。用户日常在电商平台付款、视频会员充值、社保医保费用线上缴纳等互联网支付场景,都属于此类覆盖范畴。
因此,拿下这类牌照,能满足电商平台、线上服务平台等场景的资金结算需求。
长期面临流量变现难题的小红书,想打造商业生态闭环的心思,已掩盖不住了。
不久前,小红书APP官宣品牌升级,从"你的生活指南"正式变更为"你的生活兴趣社区”,对内容重心进行又一次调整。
近期,它将电商业务升级为一级部门,并在App底部导航栏推出“市集”购物入口。
小红书还围绕其 “内容种草”基因,推出新的会员产品、升级商家工具和打造线下IP活动,在本地生活领域动作频频。
而拿下支付牌照,最直接的目的,便是打造“内容种草-下单购买-平台内支付”的完整交易闭环,成为将内容影响力转化为实际交易的工具。
东方支付原有的业务,还包括跨境人民币支付和跨境外汇支付,这或许也能为小红书未来的国际化布局,带来一定的想象空间。
作为以“种草”文化起家的线上社区,小红书的估值,正不断被推高。
据披露,2025年上半年小红书估值在三个月内上涨19%,从260亿美元攀升至31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2207亿元)。
而另有报道称,小红书2024年利润已经突破10亿美元,2025年预计将达到30亿美元。
不过,它也面临着合规挑战。
9月11日,“网信中国”官微发文称,近日,小红书平台未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热搜榜单重点环节频繁呈现多条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类词条等不良信息内容,破坏网络生态。
对此,国家网信办指导上海市网信办,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对小红书平台采取约谈、责令限期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