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0月份银行扩表节奏边际放缓,主要是政府债发行靠前,实体信贷需求仍待提振;居民存款和非银存款转移持续活跃,年底银行将加大对于流动性管理关注。三季度行业息差初步企稳,同时监管持续释放对息差及盈利空间的关注,未来政策引导下定价要素有望改善,盈利水平保持稳定。板块投资方面,低估值隐含的价值空间依旧显著;年底步入长线资金配置时段,有助催化银行股市场表现,建议机构积极布局,收获高确定性回报。
事项:
1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1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5年10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民间投融资需求仍待提振。
10月社融余额同比增速8.5%(9月同比增速为8.7%)。
1)今年政府债前置发行,四季度开始回落。前10月政府债同比多增3.72万亿元,而10月政府债同比少增5602亿元,主要是今年靠前发行,叠加去年10月为本轮化债启动时点。
2)实体信贷需求偏弱运行。10月社融口径下人民币贷款余额下降154亿元,同比少增3119亿元。10月央行口径下,居民贷款下降3604亿元,票据融资增长5006亿元,剔除票据融资外企事业单位贷款下降1506亿元,反映居民及企业信贷融资需求均有所走弱。全年来看,前10月社融同比多增3.83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同比多增3.72万亿元,隐含化债影响实体部门融资科目,民间投融资需求仍待提振。
银行存款呈现季节性特征,非银存款表现积极。
1)季初居民存款再向非银存款转移。10月居民存款/非银存款分别-1.34万亿元/+1.85万亿元(9月分别+2.96万亿元/-1.06万亿元),同比分别少增7700亿元/多增7700亿元。推测主要是季度末时点考核结束后,居民资金重新流向理财等非银机构,同时股票市场活跃亦有影响。
2)公司存款增长较弱。10月非金融企业存款下降1.09万亿元,同比多减3553亿元,主要是信贷派生较弱,叠加去年同期手工补息效应已经消退,基数逐步恢复正常。存款月度间结构变化明显加大,银行需重视流动性波动及负债成本管理变化。
监管持续关注银行息差及金融机构盈利空间。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三季度银行息差环比初步企稳。
1)货政报告阐述利率比价关系,强调稳定银行息差。专栏4文章《保持合理的利率比价关系》,明确提到央行指导银行存贷两端利率的违规整治和执法检查,以“支持银行稳定净息差”,并且认为压缩银行净息差会“制约银行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2)央行副行长发言强调行业盈利空间。根据财新,央行副行长陶玲11月14日在第十六届财新峰会上表示“约束金融行业“内卷式竞争”,保持合理的盈利空间。”。银行息差及利润增长将持续受到监管重视,行业继续推进负债成本压降及资产端量价再平衡。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